毛枝鱼藤
《中华本草》:毛枝鱼藤
拼音注音
Máo Zhī Yú Ténɡ
英文名
stem and leaf of Roughstem Jewelvine
出处
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粗茎鱼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rris scabricaulis (Franch)Gagnep.[Millettia scabricaulis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粗茎鱼藤 藤本。枝有凸起的皮孔。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11,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4.5-9.5cm,宽2-4cm,先端短渐尖,钝头,基部圆形或阔楔形,除顶生小叶外,其余基部均稍不对称,下面有棕色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达32cm;花梗及序轴均密生锈色短柔毛;花冠白色,翼瓣与旗瓣及龙骨瓣等长,龙骨瓣先端的背部有疏柔毛;雄蕊10,单体;子房无柄,有黄色短柔毛。荚果长圆形,长5-10cm,宽约3cm,无毛,有横脉,沿腹缝线有狭翅。种子1-2颗。花期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500m的灌木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苦辛;寒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消肿止痛。主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外用治跌打损伤。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木黄连
- 毛木树皮
- 木菠萝
- 茯神木
- 广布柳叶菜
- 毛柴胡
- 吊吊果
- 木半夏
- 茅瓜叶
- 毛女贞
- 马兜铃
- 大尾摇
- 梅核仁
- 毛稔根
- 毛葡萄
- 木蜡树根
- 毛叶天胡荽
- 糜穰
- 毛笋
- 蜜蜂子
- 帽辫七
- 美登木
- 蜜桶花
- 母丁香
- 水茄冬
- 母草
- 蔓荆子叶
- 兰花参
- 毛蕊老鹳草
- 蔓赤车
- 牡蛎肉
- 木半夏果实
- 毛蕨根
- 墨汁鬼伞
- 绵藤
- 星状风毛菊
- 蔓胡颓子
- 美丽鳞毛蕨
- 毛脉酸模
- 旋覆花根
- 蒙古山萝卜
- 猫须草
- 路旁菊
- 鸡爪花
- 曼陀罗根
- 茅香根
- 毛枝崖爬藤
- 毛叶嘉榄
- 满山红
- 木本胡枝子皮
- 蜜蜂房
- 毛水苏
- 毛脉南蛇藤
- 马心
- 牡荆
- 毛叶肾蕨
- 毛叶黄杞
- 马先蒿
- 毛茎马兰
- 木大力王
- 猫人参
- 玉米轴
- 毛蕊花
- 云防风
- 毛叶木通
- 毛根杜仲
- 西藏野樱桃
- 膜缘木香
- 西南鹅掌柴
- 树腰子
- 毛菊苣
- 石瓜子莲
- 木达地黄
- 毛五加皮
- 毛黄堇
- 小叶鹅掌柴
- 墨旱莲
- 岩石羊
- 木莲
- 刺鸭脚木
- 裂叶翼首花
- 多花八角莲
- 木通七叶莲
- 米饭花果
- 南丹参
- 小酒饼花
- 花叶秋海棠
- 驴乳
- 地蔷薇
- 亮叶茉莉
- 蔓斑鸠菊
- 马来蒲桃
- 买麻藤
- 蓼大青叶
- 毗黎勒
- 茅香
- 毛木耳
- 马蹄甲
- 米饭花
- 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