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葛缕子
《中华本草》:细葛缕子
拼音注音
Xì Gě Lǚ Z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细葛楼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m acrui L.f. gracile(Lindl.)Woff[C.gracile Lind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拔取有将要成熟果实的植株晒干,摘下果实,去其杂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20cm。植株纤细,分枝少。基生叶及茎下部的叶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叶小,基生叶的叶片长3-5cm,宽1-1.5cm,通常为二回羽状分裂。伞辐3-5(-7),小伞形花序有花4-8,花杂性,无萼齿,花瓣粉红色;花柄不等长。果实长卵形,成熟时黄褐色,果棱明显。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3350m的坡草丛及高山草甸。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功能主治
理气健胃。主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6g;煎汤,5-1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花剪秋罗
- 鹤虱
- 糜穰
- 榆耳
- 大叶骨牌草
- 杉皮
- 白竻薳
- 毛笋
- 荭草根
- 藿香
- 铃铃草
- 山苦荬
- 茶绒
- 八角乌
- 对节叶
- 岩梭
- 岭南杜鹃
- 小叶凤凰尾巴草
- 虫豆柴
- 山白菊
- 大花活血丹
- 头顶一颗珠
- 东风橘根
- 小麦苗
- 美登木
- 打火草
- 蒙自木蓝
- 残槁蔃
- 树葱
- 细叶刺针草
- 岩败酱
- 省沽油根
- 木半夏
- 大苦草
- 木蜡树根
- 百合子
- 散血飞
- 虾蟆肝
- 老枪谷叶
- 石榴根皮
- 黄寿丹
- 藤杜仲
- 野慈姑
- 盒果藤
- 獐骨
- 大瓦韦
- 琉璃草果实
- 大红毛叶
- 大红青菜
- 羊角拗子
- 小苏苏棵花
- 川西小黄菊
- 马尾伸筋
- 大山豆
- 小天蒜
- 红头草
- 兰屿肉豆蔻
- 海石鳖
- 西藏角蒿
- 星毛蕨
- 楮实子
- 地核桃
- 白骨走马
- 红花绿绒蒿
- 石蝴蝶
- 冬瓜藤
- 土丹参
- 帽辫七
- 大花石上莲
- 细果角茴香
- 刺沙蓬
- 断肠草
- 合萌叶
- 海风藤
- 九牛造
- 毒蛆草
- 化金丹
- 大黑头草
- 花酸苔
- 小毛鸡
- 龙齿
- 倒挂牛
- 山梅花根皮
- 灰藋子
- 山杨树皮
- 柃寄生
- 山柰
- 狼把草根
- 野猪皮
- 铃茵陈
- 山茴芹
- 银粉背蕨
- 椰子皮
- 候风藤
- 匍匐滨藜
- 小发散
- 泡掌筒
- 水鬼蕉叶
- 山桂皮
- 百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