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蛋果
《中华本草》:马蛋果
拼音注音
Mǎ Dàn Guǒ
别名
沙梨果树木瓜。
英文名
Fragrant Gynocardia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马蛋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nocardia odorata R.Br.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成熟果实,剥取种子,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马蛋果 高大乔木。一年生枝条髓心大而松软。叶草质,长圆形,长12-20cm,宽5-8cm,近全缘,先端突渐尖,渐尖头长达1cm,基部宽楔形至钝圆形;例脉5-7对,向下面突起。花单性,雌雄异株,簇生,多生于老茎上,少数生于叶腋;花萼成杯状,平截或具5齿;花瓣5,基部具1鳞片;雄花具多数雄蕊;雌花具10-15退化雄蕊,子房花柱5数,柱头大而心形,胚珠多数,生于侧膜胎座上。果球形,直径5-6cm,淡黄褐色,果皮厚,木质化,表面粗糙。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830m的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部、西藏等地。
性味
味辛;性热
归经
肺;心;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解毒。主麻风病;象皮病;皮肤病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煅存性研末敷。
注意
内服宜慎。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种子治麻风和皮肤病。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西施舌
- 地瓜子
- 马蹄叶
- 马甲子叶
- 鸭儿芹果
- 马牙贯众
- 马缨花
- 马蹄荷
- 小五彩苏
- 马蹄根
- 乌苏里瓦韦
- 马蓼
- 麻根
- 马鞍藤根
- 透明草
- 蜜蜡
- 大叶菜
- 卵叶鳞始蕨
- 九香虫
- 寒莓
- 麻鱼胆
- 马绊草
- 龙利叶
- 漆姑草
- 马扫帚
- 蛇胆草
- 马蔺根
- 山楂根
- 高梁泡叶
- 牛腰子果
- 苦竹沥
- 朴树果
- 苜蓿
- 麻腊干
- 蚕茧
- 马蹬草
- 蒙花皮
- 吊干麻
- 虎肚
- 绵羊角
- 狗齿
- 麻叶绣球果
- 云南野砂仁
- 马蹄荷根
- 马铃根
- 奇蒿
- 寒莓叶
- 草牡丹
- 马肝
- 牛伴木
- 鮸鱼
- 硬飘拂草
- 麋骨
- 滴水珠
- 麋肉
- 菊苣
- 麻柳果
- 马蹄蕨
- 南丹参
- 青鱼胆草
- 马鞭石斛
- 铁拳头
- 香圆子
- 麝肉
- 刺老鸦
- 麻母
- 麻妹条叶
- 地柏树
- 白竻薳
- 雀卵
- 杜楝
- 麦麸草
- 蒙自木蓝
- 矮杨梅皮
- 鲃鱼
- 火炭母草根
- 梨枝
- 心叶荆芥
- 青皮树
- 野绿麻
- 血人参
- 麻黄根
- 野凤仙花
- 马鬃参
- 青蒿子
- 雀梅藤根
- 青檀香
- 山桂皮
- 鳗鲡鱼血
- 白千层油
- 蛤仔
- 师实
- 红头翁
- 蓖麻
- 香血藤
- 蛇床子
- 铅
- 雀脑
- 鼠肝
- 三叶木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