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天胡荽
《中华本草》:毛叶天胡荽
拼音注音
Máo Yè Tiān Hú Suī
别名
钻地风、水雷公根、冰大海、透骨草、大样雷公根、山灯盏、鱼藤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肾叶天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wilfordi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45cm。茎直立或匍匐,有分枝,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柄长3-20cm;托叶膜质,圆形;叶片膜质至草质,圆肾形,长1.5-3.5cm,宽2-7cm,边缘5-7裂,基部深心形或在弯缺处稍张形,两面光滑或在背面脉上被极疏的短刺毛。单伞形花序生于枝顶或腋生,有多数,花密集成头状;小决苞片膜质,有紫色斑点;花瓣卵形,白色至淡黄色。双悬果近圆形,长.2-1.8cm,宽1.5-2.1mm,基部心形,两侧扁压,中棱明显隆起,成熟时紫褐色或黄褐色,有紫色玟点。花、果期5-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1400的阴湿山谷、田野和沟边、溺爱旁等处。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本品多缠绕成团,茎纤细长而弯曲,无毛。单叶互生,叶多皱缩,完整叶呈圆肾形,直径1.5-6cm,有5-7裂片,基部深心形,稍张开或相接近,两面无毛或少有毛,叶柄长2.5-19.5cm,有短硬毛。气微,味淡苦。
性味
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主红白痢疾;黄疸;小便淋痛;疮肿;鼻炎;耳痛;口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茶辣
- 毛白杨
- 王瓜
- 昆明山海棠
- 光杆琼
- 毛黐头婆
- 酸梅簕
- 关木通
- 马蹄蕨
- 小接筋草
- 盐肤子
- 蜘蛛草
- 细草
- 毛黄连
- 华南鳞盖蕨
- 黄花鼠尾草
- 秀丽槭
- 白叶不翻
- 山桂花
- 丁茄
- 萱草
- 樟柳头
- 烟梦花
- 无花果
- 剑叶铁树叶
- 竹芋
- 野棕
- 狗尾草子
- 银杏叶
- 透明草
- 小果卫矛
- 树韭菜
- 乌桕木根皮
- 辽瓦松
- 南天竹
- 铁苋
- 乌鳢
- 落葵
- 小对叶草
- 通骨消
- 皂角菌
- 浙江七叶树
- 毛葡萄根皮
- 蜈蚣萍
- 枳茹
- 樟树子
- 牛藤
- 鸬鹚(鸬鹚)
- 鮧鱼尾
- 五代同堂
- 全叶马兰
- 镜面草
- 乌桕
- 青藏虎耳草
- 溪黄草
- 冷水花
- 桂皮
- 驴肉
- 蓝花棘豆
- 田菁
- 使君子
- 金橘
- 柃木
- 球序鹅掌柴
- 绿绒蒿
- 石楠
- 阔叶石韦
- 楸子
- 剑花
- 亮叶桦皮
- 山梅花
- 大马蓼
- 鹿角草
- 黄鹌菜
- 马兰
- 苦参
- 大泡通皮
- 菰
- 大草乌
- 三枝标
- 虎掌草
- 巴巴花
- 高山唐松草
- 长管香茶菜
- 费菜
- 海金沙
- 衣鱼
- 狗牙根
- 菝葜叶
- 鸱鸺
- 白榔皮
- 刺黄连
- 八角枫花
- 白果叶
- 穿地龙
- 油鸭
- 罗望子叶黄檀
- 高山柏
- 狗尾草
- 岩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