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果山橙
《中华本草》:长果山橙
拼音注音
Chánɡ Guǒ Shān Chénɡ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思茅山橙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clodinus henryi Craib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
粗壮木质藤本。茎皮灰棕色,具条纹,除花序被微柔毛外,其余均无毛。叶对生;叶柄长6-10mm;叶片近革质,椭圆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6-19cm,宽2.2-6.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有时小叶夹在大叶中间;侧脉多数,向上弧形上升,直达边缘。聚伞花序生于顶端的叶腋内,长4-5.5cm,着花稠密;花枣裂片卵圆形,边缘薄膜质,被缘毛;花冠白色,裂片卵圆形,副花冠生于冠筒喉内成鳞片状附花冠,鳞片2裂,被长柔毛;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之下。浆果长椭圆形,长达9cm,直径约5cm,先端具钝尖头,基部圆形。种子扁平,长圆形或卵圆形。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60-2800m的山地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化学成分
长果山橙果实和根中含思茅山橙碱(Δ14vincine).攀援山橙碱(scandine),小香树脂醇乙酸酯(α-amyrin acetate),β-谷甾醇(β-sitoterol)和马钱子甙(loganin),他波宁(tabermnine), 11-甲氧基他波宁(11-metboxytabersOnine),洛柯宁碱(lochnerinine),△14-长春蔓胺(Δ14-vincamine), 16-表-△14-长春蔓胺(16-epi-Δ14-vincamine),Δ14-象牙仔榄树胺(Δ14-ebur.namine), 19,20-二氢骨节心蛤碱(19,20-dihvdrocOndylocarpine),薄叶山橙碱(tenuicausin)。
性味
甘;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
解热;镇痉;散瘀。主小儿高热;惊风执搐;角弓反张;骨折;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擦。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菝葜
- 升麻
- 蛇莓
- 楝叶
- 凫肉
- 鲩鱼
- 麻叶绣球果
- 华罂粟
- 李树胶
- 梅花
- 黄精叶钩吻
- 澜沧扁担杆
- 浮海石
- 华清香藤
- 茶膏
- 甘菊花露
- 木贼
- 山茶根
- 华细辛
- 化药
- 佛指甲
- 乌梢蛇
- 山苏木
- 浮石
- 柳根
- 山茶叶
- 栗花
- 对叶榕
- 刺五加
- 佛手花
- 风箱树根
- 乌桕叶
- 香秋海棠
- 榆仁酱
- 淫羊藿根
- 梓树
- 佛葵
- 母菊
- 芭蕉子
- 木芙蓉叶
- 梨叶
- 伏龙肝
- 糙叶树皮
- 橘
- 大叶井口边草
- 番薯
- 瓜子莲
- 锡生藤
- 罂粟壳
- 白鹤藤
- 橘络
- 梅根
- 锦鸡
- 野拔子
- 大黄连刺
- 黄麻
- 诃子核
- 甘草头
- 夹蛇龟肉
- 细叶十大功劳
- 枫荷梨
- 广东土牛膝
- 梨皮
- 李根
- 金钱苦叶草
- 叶天天花
- 扶芳藤
- 金钱橘饼
- 苞蔷薇根
- 细沙虫草
- 佛甲草
- 金钟花
- 木绣球茎
- 漏芦
- 豹子眼睛果
- 薤叶
- 金缕半枫荷
- 杉塔
- 白蒿花
- 盘羊肺
- 鲃鱼
- 姜皮
- 蚶
- 山漆树
- 华鹅耳枥
- 香鼬
- 佛手露
- 吕宋果
- 鹤肉
- 木荷叶
- 鸡胆
- 鹤脑
- 蚌兰叶
- 菰
- 霞天曲
- 大树跌打
- 柳叶
- 兰石草
- 佛手柑
- 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