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叶秋海棠
《中华本草》:心叶秋海棠
拼音注音
Xīn Yè Qiū Hǎi Tánɡ
别名
一口血、红盘、大岩酸
来源
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心叶秋海棠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labordei Lev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5-22cm。无茎。地下块茎球形,直径约1cm。1叶,叶柄长9-13cm,无毛;叶片卵状心形,长4-11cm,宽3-9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表,两侧近对称,上面无毛,下面主脉上有时微被疏柔毛,干后两面褐色,边缘具不整齐的牙齿。聚伞花序,总花梗从地下茎生出,与叶柄近等长;花粉红以,雄花被4片,外轮2片卵圆形,长、宽约4.5cm,内轮2片椭圆状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5mm,内轮2片李鹏圆状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5mm,花丝基部短的合生,有花丝约12条,花药椭圆形,纵裂;雌花被片4,花柱大部分合生,成长约2m的柄。蒴果卵形,有3翅,其中1翅较大,镰刀形,钝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潮湿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性味
味酸;涩;性寒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止痛;解毒。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一皮草
- 野牡丹根
- 丁癸草
- 杨梅树
- 莲房
- 羊屎条花
- 竹精
- 番红花
- 诃子核
- 山桐子
- 水冬瓜
- 小鹭鸶兰
- 水细辛
- 红铧头草
- 山麦冬
- 大接骨丹
- 海门冬
- 白栎蔀
- 蛇不见
- 黄药子
- 小连翘
- 藏鮡骨
- 纤毛婆婆纳
- 岩白菜
- 西伯利亚青兰
- 红皮
- 杏仁防风
- 臭草
- 藤三七
- 石血
- 大一面锣
- 地骷髅
- 雉脑
- 矩圆石韦
- 千金子
- 红升丹
- 紫背天葵草
- 石吊兰
- 广藤根
- 苹果叶
- 插田泡
- 软骨过山龙
- 毛八角枫
- 黄鳝藤
- 大枣
- 山红稗
- 空心苋
- 三叶委陵菜
- 篱栏网
- 益母草
- 蟾蜍
- 叶底珠
- 大泡通皮
- 万年柏
- 大叶马尾连
- 番石榴
- 琉璃草果实
- 一枝蒿
- 火把花
- 罗汉松实
- 舞草
- 对叉疔药
- 广石豆兰
- 瑞香根
- 粗叶耳草
- 八宝茶
- 三升米
- 黑果小檗
- 红花苗
- 心叶荆芥
- 鸡掌七
- 骡宝
- 山小橘
- 菾菜根
- 飞来鹤
- 豨莶草
- 杉木根
- 南蛇竻苗
- 黍米
- 白苏子油
- 罗裙带
- 刘寄奴
- 细草
- 海燕
- 浮尸草
- 鸡蛋壳
- 大皂角
- 檫树
- 红根草
- 寄居蟹
- 地瓜藤
- 黄蜀葵叶
- 石床
- 细叶大戟
- 南天仙子
- 水马桑枝叶
- 黑花韭
- 小金钱草
- 黄花菜子
- 千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