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骨
《中华本草》:鳝鱼骨
拼音注音
Shàn Yú Gǔ
别名
鳝骨
英文名
Finless eel bone, Ricefield eel bone
出处
出自《本经逢原》
来源
药材基源:为合鳃科动物黄鳝的血液。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去肉取骨,晒干。
原形态
黄鳝,体细长,呈蛇形,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头圆,吻端尖,唇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及腭骨上部有细齿。眼小,为一薄腊所覆盖。两处鼻孔在腹陪合为一,呈“V”字形。体无鳞。无胸腹鳍,背、臀鳍退化仅留低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点,腹部灰白。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资源分布: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
咸;甘;凉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流火;风热痘毒;臁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烧炭研末;麻油调涂,或敷贴。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2.《本草再新》:治凤热痘毒。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鳝鱼骨
拼音注音
Shàn Yú Gǔ
别名
鳝骨(《医林纂要》)。
出处
《本经逢原》
来源
为鳝科动物黄鳝的骨骼。
功能主治
①《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②《本草再新》:"治风热痘毒。"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铁扫帚
- 桃子
- 金钟花
- 欧绵马
- 心叶风毛菊
- 茅香
- 金雀儿
- 苦苣苔
- 接骨木花
- 梧桐
- 驴肉
- 猫胞衣
- 鳢鱼肠
- 栾华
- 树舌
- 蓟罂粟根
- 青海鸢尾子
- 七里香
- 排骨灵
- 乌奴龙胆
- 石螃蟹
- 绿结鸡骨
- 球兰
- 欧活血丹
- 密脉鹅掌柴
- 冷水花
- 篱天剑
- 石蔓藤
- 山小橘
- 昙花
- 九龙藤叶
- 荷包牡丹根
- 莲生桂子花
- 沙梨
- 三叶乌蔹莓
- 鞑新菊
- 秋枫木
- 大尾摇
- 海金沙
- 猴樟
- 红芪
- 莲衣
- 棘叶
- 球序鹅掌柴
- 瓜子藤
- 苣荬菜
- 卷丹
- 肥皂核
- 疳积药
- 金鸡勒
- 狗牙根
- 飞蛾七
- 金刚口摆
- 九子不离母
- 海门冬
- 观音竹
- 蝙蝠草
- 红楠皮
- 黄鳝
- 凤仙花
- 洪连
- 长管蝙蝠草
- 粉藜
- 红丝线
- 大泡通皮
- 镜面草
- 刺楸
- 葫芦茶
- 地笋
- 虎石头
- 隔山消
- 醋林子
- 覆盆子根
- 狗肝菜
- 猴闼子
- 胡萝卜叶
- 飞天蜈蚣
- 瑞香根
- 钩栲
- 荷青花
- 枳壳
- 倒挂草
- 毒箭羊角拗
- 八仙草
- 刺榆
- 白云瓜
- 粉绿藤
- 大风药
- 荡皮参
- 长春花
- 倒吊笔
- 刺黄连
- 白毛藤
- 荷莲豆菜
- 旱莲花
- 九牛造茎叶
- 野罂粟壳
- 石椒草
- 牛舌草
- 蓝花龙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