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朴松实
《中华本草》:小朴松实
拼音注音
Xiǎo Pǔ Sōnɡ Shí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大白红杉的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rix chinensis Beiss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球果刚成熟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25m,胸围约80cm。树皮灰色至暗灰褐色,或稍带黑色,裂成薄片状。小枝下垂,当年生枝黄褐色或淡灰黄色,二年生枝灰色或暗灰色;冬芽近球形,基部稍宽,外面芽鳞三角状卵形,有背脊,先端长尖,边缘有睫毛。叶簇生,倒披针状窄条形,长1.5-3cm,宽约lmm,先端尖或钝,两面中脉隆起,上面中上部每边有1-2条白色气孔线,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2-5条白色气孔线。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卵圆形,长约1cm,有梗,下垂,雄蕊黄色;雌球花卵状长圆形,苞鳞直伸,先端急尖。球果卵状长圆形,长2.5-5cm,径1.5-2.8cm;种鳞较薄,熟后明显张开,扁方圆形或倒三角状圆形,长约1cm,宽1-1.3cm,鳞背中部密生长柔毛;苞鳞比种鳞稍长,直伸,长约1.5cm,下部较宽,中上部近等宽,先端平截。果鳞宿存。种子斜三角状卵圆形,连同翅长约8mm,种翅淡褐色。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3500m山地。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球果卵状长圆形,成熟后种鳞张开。种鳞扁方圆形或近圆形,背面近中部密生平伏的长柔毛。种子具翅。气微,味稍苦涩。
性味
涩;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
平肝熄风;调经;止血;止带。主高血压病;头痛;头晕;心神不安;月经不调;崩漏;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六月合
- 飘带草
- 黄鼬
- 粘鱼须
- 秋葡萄茎
- 鸡蛋果
- 金耳环
- 黄花菜子
- 鲤鱼目
- 阔叶箬竹
- 牛扁
- 角翅卫矛果
- 水杨木白皮
- 樟树皮
- 全缘凤尾蕨
- 碱蓬
- 甘松
- 高山龙胆
- 榔榆茎
- 篱栏网
- 螃蟹七
- 鹅观草
- 阔叶赤车使者
- 百蕊草根
- 小年药
- 山荆子
- 镰形棘豆
- 牡荆子
- 南方红豆杉
- 吊山桃
- 毛稔
- 野京豆
- 梧桐
- 细叶泥炭藓
- 省雀花
- 小山稔
- 腊雪
- 卵叶鳞始蕨
- 羊角扭
- 杜鹃花叶
- 骨牌蕨
- 鳢鱼
- 灯台树
- 绣球防风
- 细叶桉
- 槠子
- 节节草
- 维特他
- 血桐
- 人头七
- 醋柳果
- 大红毛叶
- 皮哨子
- 洋地黄
- 骨把
- 秋海棠
- 六方藤
- 丝茅七
- 牛舌草
- 红皮
- 黑塔子根
- 芦子兰
- 四季素馨花
- 狗骨节
- 水飞蓟
- 杯苋
- 白萆薢
- 穿鞘花
- 小岩白菜
- 五味子
- 山莴苣
- 琼枝
- 顺江木
- 蔓草虫豆
- 金莲花
- 大花素馨花
- 苦参实
- 小对叶草
- 车前
- 红丝线
- 獭胆
- 厚叶川木香
- 白簕枝叶
- 巴戟天
- 出山虎
- 李根皮
- 猴楠
- 扒地蜈蚣
- 莨菪
- 百两金
- 刺猬皮
- 阿育魏实
- 百眼藤
- 狗娃花
- 海雹菜
- 白僵蚕
- 石韦根
- 臭黄荆根
- 草原老鹳草
- 粤万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