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葡萄茎
《中华本草》:秋葡萄茎
拼音注音
Qiū Pú Tɑo Jīnɡ
别名
扁担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的茎或茎中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romanetii Roma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割取茎藤,洗净,切片,晒干。或在夏、秋季生长旺盛时砍断茎藤,取液汁,鲜用。
原形态
秋葡萄 木质藤本。枝条粗大,幼枝紫色和叶柄密生锈色短柔毛和长腺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9cm;叶片宽卵形或五角状卵形,长9-20cm,宽8-14cm,先端有不明显3浅裂或不裂,基部心形,边缘具粗齿,齿尖略呈短刺状,上面深绿色,仅主脉上稍有短柔毛,下面淡绿色,主脉和网脉上均有棕黄色具腺的刚毛。圆锥花序与叶对生,较叶长或近等长,花序轴疏被短毛,分枝短;花小,淡黄绿色,无毛;花萼盘形,全缘;花瓣5,长约2mm,上部互相合生,早落;雄蕊5;子房上位,2室。浆果球形,直径约1cm,熟时黑紫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灌丛中或沟边。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味
甘;微涩;凉
功能主治
去翳明目;止血生肌。主翳膜遮睛;吐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取茎汁点眼;或捣烂敷。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朱砂七
- 干岩矸
- 黄瘤孢
- 光素馨
- 昆明堵喇
- 猪脂膏
- 三角风
- 九香虫
- 火把花
- 硬水黄连
- 骆驼黄
- 刺茶美登木
- 黄葵
- 野大豆藤
- 鹿耳韭
- 白鹇
- 兰竹参
- 纤毛婆婆纳
- 赤扬
- 耧斗菜
- 南亚新木姜
- 桃子
- 赤茯苓
- 透明草
- 花叶矮陀陀
- 绛梨木叶
- 椒蒿
- 白子菜
- 牛奶树子
- 塔黄
- 大茶根
- 紫葛
- 猪胆粉
- 大泡通皮
- 羊肝
- 云南红豆蔻果
- 鸭嘴癀
- 蜀葵
- 紫金皮
- 三七叶
- 全叶马兰
- 秋海棠
- 鬣羚骨
- 杧果钉
- 毛蕊花
- 蒙古扁桃
- 露蜂房
- 深裂黄草乌
- 苦生叶
- 水禾麻
- 漆树根
- 旋花
- 泡泡草
- 鸭胆
- 三叶乌蔹莓
- 榕须
- 水黄杨木
- 埋博树
- 牛鼻栓
- 苦苣苔
- 金橘
- 心叶野海棠
- 五加皮
- 小草乌
- 阔叶石韦
- 香附
- 石楠
- 鹿角菜
- 橡实
- 西藏水黄连
- 云南野当归
- 单体蕊黄芪
- 小构树汁
- 滇白芷果
- 石蕨
- 薏苡仁
- 雀瓮
- 大一面锣
- 檵花
- 慈竹叶
- 牛奶子
- 米仔兰
- 麦门冬
- 篱天剑
- 蘘荷花
- 三枝枪
- 虎杖
- 野花椒
- 长叶竹根七
- 灯笼草
- 君迁子
- 量天尺花
- 金刚口摆
- 紫麻
- 矩叶大青
- 剑花
- 野核桃仁
- 麦角
- 自消容
- 蜈蚣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