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目
《中华本草》:鲤鱼目
拼音注音
Lǐ Yú Mù
别名
鲤鱼眼睛
英文名
Carp eyes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鲤的眼睛。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nus carpio L.采收和储藏:将鲤鱼杀死后,取出眼球,洗净,晾干。
原形态
鲤鱼,体呈纺锤形,侧扁,腹部圆。吻钝。口端位,呈马蹄形。须2对。眼小,位于头纵轴的上方。下咽齿3行,内侧的齿呈臼齿形。鳞大,侧线鳞33-39。鳃耙一般为18-22。背鳍3,15-21,第3硬刺坚强,后缘有锯齿。 臀鳍3,5。第3硬刺后缘也有锯齿。身体背问号 纯黑色,侧线的下方近金黄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鳍基部微黑,雄鱼尾鳍和臀鳍橙红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资源分布:除西藏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
1.鲤眼含维生素C0.44mg%,一般春夏较秋冬为高。[br]2.鲤为淡水鱼,网膜上几乎只有维生素A2(海产鱼只有A1而无A2)。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止痛;消肿;排脓。主炎症;水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烧灰敷。
各家论述
《食疗本草》:刺在肉中,中风水肿痛者,烧鲤鱼眼睛作灰,纳疮中,汁出即可。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鲤鱼目
拼音注音
Lǐ Yú Mù
别名
鲤鱼眼睛(《食疗本草》)。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眼睛。
化学成分
鲤眼含维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较秋冬为高。鲤为淡水鱼,网膜上几乎只有维生素A2(海产鱼只有A1而无A2)。
功能主治
《食疗本草》:"刺在肉中,中风水肿痛者,烧鲤鱼眼睛作灰,纳疮中,汁出即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蜂斗菜
- 岩景天
- 披麻草根
- 山楂叶
- 中南星
- 梗花雀梅藤
- 桦革裥菌
- 制何首乌
- 枣槟榔
- 银叶柳
- 九里根
- 半春莲
- 黄杨叶
- 毛花洋地黄
- 密花轮环藤
- 蜂乳
- 地磨薯
- 一碗水
- 土人参叶
- 凤尾七
- 核桃青龙皮
- 长尾复叶耳蕨
- 柞木皮
- 湖北麦冬
- 牛背鹭
- 熊胆
- 团叶鳞始蕨
- 臭藤子
- 戟形石韦
- 山峰西番莲
- 糙叶树皮
- 蒺藜
- 红敷地发
- 虎皮草
- 婆婆指甲菜
- 云南希草
- 密马
- 芸香
- 菊花脑
- 滇杠柳
- 剑叶铁角蕨
- 大地棕根
- 软骨过山龙
- 齐墩果
- 黄唇鱼心
- 野草香
- 舒筋草
- 蔓胡颓子叶
- 玉珊瑚根
- 野樱桃根
- 粗叶卷柏
- 星星草
- 土红苓
- 杜鹃花果实
- 红茴香根
- 苦苣
- 雄鸡口涎
- 地枇杷
- 山油麻
- 青江藤
- 挖耳草根
- 毛诃子
- 排钱树
- 沙斑鸡
- 白芥
- 茵陈
- 披针骨牌蕨
- 鸭儿芹根
- 生姜汁
- 大剑叶木
- 越瓜
- 鹅掌揪根
- 蓍实
- 端哼
- 干冬菜
- 朴树叶
- 沙七
- 韶子
- 松球
- 云南重楼
- 胭脂花
- 地毡草
- 大毛桐子根
- 山桃树皮
- 歪脖子果
- 景天三七
- 大扁竹兰
- 扭肚藤
- 朴消
- 猬菊
- 水黄连
- 苦壶卢
- 枣树根
- 王瓜子
- 柏根白皮
- 法罗海
- 老虎姜
- 师实
- 小石藓
- 樗叶花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