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龙胆
《中华本草》:高山龙胆
拼音注音
Gāo Shān Lónɡ Dǎn
别名
白花龙胆、无茎龙胆、麻龙胆
来源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氓县龙胆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zana purdomii Marq.[G.algida auct.non Pall;G.algida Pall var.przewalskii auct.non(Maxim.)Kusnez;G.algida Pal1.var.perviflora auct.non Kus-nez]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25cm。基部被黑褐色枯老膜质叶柄包围。根茎短缩,直立,具多数略肉质的须根。枝2-4个丛生,其中只有1-3个营养枝及1个花枝,花枝直立,黄绿色,中空,光滑。叶大部分基生,常对折,叶柄膜质,长2-3.5cm;叶片线状椭圆形,长2-6cm,宽2-9mm,先端钝;基部渐狭;中脉在两面明显;茎生叶1-2对,叶柄长达6mm;叶片狭长圆形,长1-3cm,宽3-6mm,先端钝。花1-8朵,顶生和腋生;无花梗至具长达4cm的花梗;花萼倒锥形,长1.4-1.7cm,萼筒不开裂,稍不整齐,先端钝,弯缺截形或圆形;花冠淡黄色,具蓝灰色宽条纹和细短条纹,筒状钟形或漏斗形,长3-4.5cm,裂片宽卵形,先端钝圆,边缘具不整齐细齿,褶偏斜,截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丝状钻形,长9-11mm,花药狭长圆形,长3-3.5mm;子房线状披针形,两端渐狭,柄长10-12mm,花柱线形,长3-4mm,柱头2裂,裂片外反,线形。蒴果内藏,椭圆状披针形,长1.8-2.5cm,先端急尖,基部钝,柄长达2cm。种子黄褐色,宽长圆形或近圆形,有光泽,表面具海绵状网隙。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5300m的高山草甸、山顶流石滩处。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
全草含龙胆碱即秦艽碱甲(gentianine),异红草素(ianrientin),5,7,3'-三羟基-6-(C-β-D-吡喃葡萄糖基)-4'-(O-β-吡喃葡萄糖基)黄酮[5,7,3'-trihydrox-6-(C-β-Dglucopyranosyl)-4'-(O-β-glucopyranosyl) fiavone],异雏菊叶龙胆酮(isobellidifolin),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9H-呫吨酮(swerchirin),1,5,8-三羟基-3,4-二甲氧基呫吨酮(1,5,8-trihydroxy-3,4-dimethoxyxanthone)。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泻火解毒;镇咳;利湿。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痛;目赤;小便淋痛;阴囊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榔榆茎
- 篱栏网
- 螃蟹七
- 鹅观草
- 阔叶赤车使者
- 百蕊草根
- 小年药
- 山荆子
- 镰形棘豆
- 牡荆子
- 南方红豆杉
- 吊山桃
- 毛稔
- 野京豆
- 梧桐
- 细叶泥炭藓
- 省雀花
- 小山稔
- 腊雪
- 卵叶鳞始蕨
- 羊角扭
- 杜鹃花叶
- 骨牌蕨
- 鳢鱼
- 灯台树
- 绣球防风
- 细叶桉
- 槠子
- 节节草
- 维特他
- 血桐
- 人头七
- 醋柳果
- 大红毛叶
- 皮哨子
- 洋地黄
- 骨把
- 秋海棠
- 六方藤
- 丝茅七
- 牛舌草
- 红皮
- 黑塔子根
- 芦子兰
- 四季素馨花
- 狗骨节
- 水飞蓟
- 杯苋
- 白萆薢
- 穿鞘花
- 小岩白菜
- 五味子
- 山莴苣
- 琼枝
- 顺江木
- 蔓草虫豆
- 金莲花
- 大花素馨花
- 苦参实
- 小对叶草
- 车前
- 红丝线
- 獭胆
- 厚叶川木香
- 白簕枝叶
- 巴戟天
- 出山虎
- 李根皮
- 猴楠
- 扒地蜈蚣
- 莨菪
- 百两金
- 刺猬皮
- 阿育魏实
- 百眼藤
- 狗娃花
- 海雹菜
- 白僵蚕
- 金耳环
- 碱蓬
- 石韦根
- 臭黄荆根
- 黄鼬
- 草原老鹳草
- 粤万年青
- 笔仔草
- 田麻
- 水仙花
- 莲房
- 西藏鸡爪草花
- 黄花菜子
- 粘鱼须
- 大细辛
- 石蛇
- 白螺蛳壳
- 角翅卫矛果
- 岩石松
- 美人蕉根
- 山黄豆藤
- 横经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