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蓼
《中华本草》:白山蓼
拼音注音
Bái Shān Liǎo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白山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xmanni Lepec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晾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成"之"字状,由基部强烈地开展分枝,稀少分枝,多少具硬毛或无毛。托叶鞘褐色,微膜质,具疏长毛;叶片长圆形或长披针形,长3-8cm,宽0.3-0.7cm,先端渐尖,微钝,基部楔形,边缘向背面反卷,两侧具伏生的疏长毛,圆锥花序开展,疏松,花序枝除顶部1-2个外,几乎全部腋生;苞片披针形,背部具暗褐色龙骨状突起,基部及边缘疏生长毛,内有3-4花;小花梗长0.2-0.25cm,比苞片长,无毛,先端具关节;花被长约3mm;果期长4-4.5mm;雄蕊8;子房无毛,花柱3,柱头头状。小坚果三棱形,长3.5-4mm,褐色,有光泽,不超出花被。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冻原下界草地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性味
辛;性温
功能主治
消食化滞;止泻。主消化不良;腹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猩猩木
- 蛇根草
- 石参
- 四大天王
- 七里香
- 鲎尾
- 肉爬皂
- 滑石
- 蜂毒
- 鹿仙草
- 飞来蓝
- 绢毛石花
- 泡桐花
- 蘑菇
- 树头菜
- 深山酢浆草
- 枫香树皮
- 栲栗果壳
- 马醉木
- 紫玉簪叶
- 莲须
- 白金果榄
- 梨枝
- 山漆树
- 柏树叶
- 羊吊钟
- 九龙藤
- 狭叶鸦葱
- 翅子木
- 花椒叶
- 赤瓟根
- 紫木通
- 山核桃皮
- 树茭瓜果
- 落花生
- 益母草
- 蔓草虫豆
- 山乌桕叶
- 天香炉
- 华东瘤足蕨
- 美人蕉花
- 单体蕊黄芪
- 蜀漆
- 柑叶
- 九牛薯
- 桂花
- 白线蛇
- 红树叶
- 野拔子
- 干冬菜
- 榧花
- 光亮密网蕨
- 鼠胆
- 小石松
- 波棱瓜
- 玫瑰露
- 梁王茶
- 寄居蟹
- 山橘
- 柏子仁
- 小岩白菜
- 细叶黄杨
- 竹(鼠留)子油
- 鸬鹚翅羽
- 黄断肠草
- 鼬瓣花
- 木姜子茎
- 红芋
- 刺蓼
- 蜂乳
- 红茴香叶
- 鮧鱼目
- 芭茅
- 台湾土豆蔻
- 密花树
- 海金沙草
- 朱蕉
- 钓樟枝叶
- 挂兰
- 金箔
- 赛北紫堇
- 湖瓜草
- 女菀
- 蝌蚪
- 臭黄荆根
- 黑虎七
- 根辣
- 禾叶墨斛
- 野牡丹
- 温大青
- 三角叶风毛菊
- 海蛇
- 地磨薯
- 金丝藤
- 枫香树叶
- 构树
- 苦果
- 千屈草
- 黄栎
- 庵 (艹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