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蜜叶
《中华本草》:波罗蜜叶
拼音注音
Bō Luó Mì Yè
别名
木波罗
出处
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叶,晒干。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8-15m,全体有乳汁。有进有板状根,单叶,旋状排列;叶柄长1-3cm;托叶佛焰苞状,早落;叶片厚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25cm,宽3-12cm,先端钝而短渐尖,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或3裂(萌生枝或幼枝上叶),上面深绿色,光亮,下面浅绿色,略粗糙。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顶生或腋生,圆柱形,长5-8cm,直径2.5cm,幼时包藏于托叶内;雄花花被2裂,裂片钝,雄蕊1;雌花序圆柱形或长圆形,生于树干或主枝上的球形花托内;雌花花被管状,六棱形,花柱侧生。聚合果长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成熟时长25-60cm,宽25-50cm,大者重达20kg,黄绿色,表面有六角形的瘤状突起,内有很多黄色肉质的花被,果柄粗壮,长5-10cm;瘦果长圆形,长约3cm,宽1.5-2cm。花期春、夏季,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热带地区。资源分布: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形状
性状鉴别 叶多纵向内卷,展平后呈椭圆形倒卵形,长7-25cm,宽3-12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稍下延,全缘,上面绿色灰绿色,微具光泽,下面绿色右灰黄色,网脉明显,中脉两面突出;叶柄长2-3cm。革质而脆。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叶含蛋白质(protein),粗纤维(crude fiber),鞣质(tannin)。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解毒敛疮。主跌打损伤;疮疡疖肿;湿疹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各家论述
1.《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敷创伤。2.《广西药植名录》:治溃疡。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波罗蜜叶
拼音注音
Bō Luó Mì Yè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叶。
功能主治
①《中国树木分类学》:"叶磨粉,热之以敷创伤。"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溃疡。"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翅子木
- 铁苋
- 竹林消
- 白桂木根
- 白楠木
- 白云瓜
- 桉叶
- 不凋木
- 白椴
- 白毛蛇
- 白苏子油
- 斑花杓兰
- 白蓝翠雀花
- 白垩铁线蕨
- 白簕枝叶
- 白花射干
- 板蓝根
- 柏子仁
- 滨旋花
- 半夏曲
- 白石榴花
- 半边菜
- 扁担杆
- 白草莓
- 斑茅花
- 柏树根
- 棒棒草
- 草龙
- 鼻血雷
- 半春莲
- 白辣蓼
- 庵闾子
- 白垩
- 冰草
- 半把伞
- 巴豆树根
- 白颖苔草
- 白狼毒
- 半圆盖阴石蕨
- 半枫荷根
- 斑竹花
- 柏树果
- 波缘假瘤蕨
- 红木香
- 八宝茶
- 白柳
- 八角乌
- 白菖
- 白云瓜叶
- 白八角莲
- 白果树皮
- 白克马叶
- 艾麻草
- 白杨叶
- 巴茅根
- 巴豆
- 白藨
- 白车轴草
- 木本远志
- 白粉藤
- 白叶瓜馥木
- 白婆婆纳
- 白药子
- 八哥
- 白栎
- 卜芥
- 巴巴花
- 白云瓜梗
- 白千层油
- 白牛尾七
- 八角金盘
- 拔毒草
- 矮脚苦蒿
- 白云瓜花
- 白地牛
- 白花九里明
- 不灰木
- 白桂
- 白粱米
- 羊脑
- 苦草
- 变异鳞毛蕨
- 北丝石竹
- 白独活
- 白绿叶果实
- 白芷
- 槟榔
- 矮脚龙胆
- 阿尔太多榔菊
- 白毛委陵菜
- 白毛藤根
- 白桦皮
- 白苏梗
- 阿尔泰紫菀
- 北沙参
- 白贝
- 白山蓼
- 麻叶
- 明胶
- 大叶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