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圆盖阴石蕨
《中华本草》:半圆盖阴石蕨
拼音注音
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
英文名
Broadscale Humata
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半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mata platylepis (Bak.)Ching[Davallia platylepis Bak.]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取,洗净,去须根与叶柄,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12-40cm。根茎横生,粗约1cm,两侧稍扁,密被淡棕色蓬松的线状披针形鳞片,基部卵圆形,红棕色,盾状着生。叶远生;叶柄长12-14cm,棕色;叶片革质,光滑,阔卵状三角形,长18-25cm,宽14-18cm,渐尖头,基部近圆形,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0-15对,基部1对最大,长10-12cm,宽约4cm,三角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几等宽,二回羽状或二羽深裂,一回小羽片10-12对,基部上侧1片与叶轴并行,下侧的斜上,长圆状披针形,急尖头,基部为不对称的楔形,羽状或羽状深裂近小叶轴;末回裂片基部上侧1片较大,近三角形,先端尖而略向上弯,全缘或上缘有一角状的浅裂;羽片向上渐短,披针形,二回浅羽裂;末回裂面近三角形,全缘;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生于末回裂片上缘,有1-2个;囊群盖半圆形,宽过于高,以阔基部着生,两侧分离,棕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1400-1500m的林中树干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苦;涩;凉
归经
肺;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通络。主风湿疼痛;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破伤风;跌打损伤;骨折;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祛风解痉,利水化湿、接骨续筋的功能。用于破伤风、扁桃体炎、肾炎;外用治风湿痛、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银鱼
- 慈竹箨
- 白沙蒿
- 野菊花
- 佛指甲
- 狸尾草
- 绿珊瑚
- 桂木根
- 荷叶
- 六股筋
- 狗哇花
- 慈竹根
- 母猪草
- 瓜蒌皮
- 华鹅耳枥
- 理肺散
- 厚皮树
- 瓜子金
- 乌榄仁
- 佛手露
- 白芷叶
- 护心草
- 山蓼
- 疳积草
- 慈竹花
- 孩儿草
- 刺玫花
- 刺三甲
- 山风
- 山荸荠
- 狗枣子
- 慈竹笋
- 留师蜜
- 砗磲肉
- 川莓
- 狗牙贝
- 八角莲叶
- 瓜蒌子
- 炉甘果
- 狗乳汁
- 葛藟汁
- 干姜
- 六道木
- 狗蚁草
- 水冬瓜
- 番泻叶
- 楮实子
- 柳白皮
- 阳遂足
- 阳雀花
- 鸢脑
- 野牡丹根
- 绿兰花
- 野辣蓼
- 桂花露
- 护心胆
- 琉璃枝
- 壶卢秧
- 犁头草
- 凉薯
- 甘蔗皮
- 山蒜
- 厚朴花
- 刺莓果
- 伏牛花
- 狗牙花
- 刺盖草
- 番木瓜
- 楼梯草
- 化气兰
- 漏篮子
- 凌霄
- 兰花叶
- 癞树叶
- 广枣
- 凤仙
- 癞皮根
- 山驴骨
- 川桂
- 寸节七
- 葛仙米
- 狗牙根
- 柽柳
- 狗头骨
- 厚膜藻
- 榔榆叶
- 合树菌
- 合萌叶
- 和血丹
- 白勒
- 橄榄露
- 白沙糖
- 白狼毒
- 野苦梨根
- 柏树果
- 疳积药
- 匐地龙
- 榔榆皮
- 柳叶菜
- 和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