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草
《中华本草》:白花草
拼音注音
Bái Huā Cǎo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鹅毛玉凤花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naria dentata (Sw.)Schltr.[Orchis dentata Sw.; Platanthera dentata (Sw.)Lind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块茎常2枚并生,卵形或长圆形,肉质,长2-5cm。叶3-5枚,互生,无柄,抱茎;叶片狭卵形,长6-12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总状花序长512mm,具3-17朵花;花白色;萼片近卵形工10-13mm,宽5-5.5cm,边缘有睫毛,中萼片直立,和花瓣靠合成兜,侧萼片斜卵形,反折;花瓣不裂,狭披针形,边缘具睫毛;唇瓣长,几为萼片的2倍,3裂,侧裂片宽,外侧边缘之前有细裂齿,中裂片条形,全缘,近等长,距口有胼胝体,距长达4cm,上半部白色,下半部绿色,弯曲,向先端逐渐膨大,较子房长;柱头2裂,突起物平行,具沟,子房具喙。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1000m的山坡、林下、路边或沟边草全中。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和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热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打箭菊
- 白石榴根
- 披麻草根
- 漆子
- 亚香棒虫草
- 黄心果
- 鸡爪槭
- 一口红
- 水红木叶
- 绵羊角
- 毛连
- 树葫芦
- 羽叶丁香
- 绿玉树
- 倒地铃
- 龙牙草根
- 苤蓝
- 箭杆七
- 火秧竻蕊
- 台湾千金藤
- 辣薄荷
- 刺榆叶
- 椰子浆
- 秋木瓜
- 铁精
- 小蓑衣藤
- 美味牛肝
- 大树甘草
- 蛇附子
- 野花椒
- 鸡嗉子根
- 猫耳朵草
- 岩指甲花
- 绿段草
- 珠儿参
- 芭蕉头
- 丝绵木
- 索骨丹
- 木槿叶
- 黄筒花
- 牛巴嘴
- 蒲蒻
- 杨梅树
- 刺蒺藜
- 光叶石楠
- 香雪兰
- 河豚
- 桂树根
- 梦花
- 刺花椒
- 石吊兰
- 鸢胆
- 红升丹
- 华东瓶蕨
- 绿绒蒿
- 鹳骨
- 鸡桑根
- 冰糖草
- 千年耗子屎种子
- 柠檬皮
- 网脉橐吾
- 秋葡萄茎
- 尖顶羊肚菜
- 苍山冷杉
- 毡盖木耳
- 铁草鞋
- 水蛭
- 刺血红
- 总状土木香
- 贯众
- 浮小麦
- 麻鱼肉
- 大尾摇
- 柱果木榄叶
- 钓鱼竿
- 南瓜七
- 驴肉
- 枸骨根
- 剑花
- 红橡木子
- 赤车使者
- 黑腺珍珠菜
- 肥荚红豆
- 牛舌草
- 散血丹
- 广西狗牙花
- 刺楸茎
- 橘络
- 雪上一枝蒿
- 仙桃草
- 川楝子
- 大剑叶木
- 接筋草
- 槟榔花
- 翅子木
- 尖叶铁扫帚
- 鲫鱼脑
- 漏斗瓶蕨
- 白紫草
- 苦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