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苋根
《中华本草》:杯苋根
拼音注音
Bēi Xiàn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杯苋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thula prostrata(L.) Bl.[Achyranthesprostrata L.」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细长。茎上升或直立,钝四棱形,具分枝,有灰色长柔毛,节部带红色,加租,基部数节生不定根。叶对生;叶柄长1-7mm,有长柔毛;叶片菱状倒卵形或菱状长圆形,长1.5-6cm,宽6-30mm,先端圆钝,微凸,中部以下骤然变细,基部圆形,上面绿色,幼时带红色,下面苍白色,两面有长柔毛,具缘毛。总状花序由多数花丛而成,顶生和最上部叶腋生,直立,长4-35cm;总梗延伸,不分枝,密生灰色柔毛;花丛具长约1mm的花梗,在花序下部的花丛间距离较远,愈向上距离愈近,初直立,后开展,最后反折,下部花丛由2-3朵两性花及数朵不育花而成,愈向花序上部,花丛内的不育花数目愈减少,最上部花丛仅有1朵两性花,而无不育花,果实成熟时,整个花丛脱落;苞片长1-2mm,先端长渐尖,授粉后反折;两性花白花被片卵状长圆形,长2-3mm,淡绿色,先端渐尖,具凸尖外面有白色长柔毛,内面无毛,具3-5脉;雄蕊花丝长3-4mm,基部连合部分仅长1mm;退化雄蕊长方形,长0.5mm,先端截形,具2浅裂或凹缺。胞果球形,直径约0.5mm,无毛,带绿色;不育花的花被片及苞片黄色,长约1.5mm,花后稍延长,先端钩状,基部有长柔毛。种子卵状长圆形,极小,褐色,光亮。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或小河边。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台湾、云南等地。
性味
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肠利湿。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靛
- 桃儿七果
- 茅膏菜
- 通泉草
- 柠条
- 花红叶
- 菘菜
- 鹿寿草
- 华西小石积
- 毛叶巴豆
- 梨果仙人掌
- 胡萝卜
- 茴香虫
- 大石韦
- 刺菠
- 黄羊角
- 黄羊肉
- 对节树根
- 对叶四块瓦
- 对生耳蕨
- 对马耳蕨根
- 膜蕨囊瓣芹
- 芒刺复叶耳蕨
- 黄秋葵叶
- 光叶地不容
- 芒气笋子
- 蔓斑鸠菊
- 马尔康水黄连
- 芒消
- 芒果核
- 光叶巴豆树
- 花蚊虫
- 黄花香茶菜
- 虎胆
- 虎肉
- 荭草根
- 公英叶风毛菊
- 黄花木
- 光慈姑
- 藜芦
- 密马
- 墨地
- 墨七
- 菱
- 白果根
- 瓠子
- 白粉蝶
- 杯苋
- 小黄鼠狼
- 心叶黄花仔
- 小朝天罐
- 新疆一支蒿
- 小叶爬岩香
- 密花轮环藤
- 小青藤香
- 菱叶山蚂蝗
- 小叶假耧斗菜
- 蓝桉
- 裂蹄
- 莱菔
- 蓝茶
- 赖草
- 萝藦
- 溪荪
- 蒌叶
- 螺蛳
- 焮麻
- 席草
- 喜树
- 犀肉
- 葎草
- 扁藤叶
- 蝼蛄
- 蕗蕨
- 蛎菜
- 犀角
- 杏李
- 夏丸
- 信石
- 菱壳
- 莲衣
- 菱蒂
- 小檗
- 落葵
- 柏脂
- 莲雾
- 下草
- 蓝树
- 瓠子子
- 杏子
- 蘽根
- 蓝实
- 蒌油
- 蒌蒿
- 菱叶
- 山油柑果实
- 喜马拉雅米口袋
- 山柑算盘子
- 落花生枝叶
- 小果倒地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