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竹测
《中华本草》:扁竹测
拼音注音
Biǎn Zhú Cè
别名
小扁草、扇子草、滚龙细辛、草灵芝、小石菖蒲、苍草、复生草、扁竹兰、消疝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叉柱岩菖蒲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fieldia divergens Bur.et Fra-nch.[T.yunnanensis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叉柱岩菖蒲 具根状茎草本。植株大小变化较大,高7-35cm。叶基生,二列,两侧压扁;叶片长3-22cm,宽0.2-0.4cm。花葶高8-35cm;总状花序长2-10cm,花梗长1.5-7mm,开花后通常下垂;小苞片合生成小杯状,具3浅齿;花被片6长圆状倒披针形,长2-3mm,白色;雄蕊6,花丝稍长至长过花被片1mm,花药近背着,内向纵裂;子房长圆状狭卵形,花柱3,分离,较细,长约0.5-lmm,明显超过花药长度。蒴果多少下垂或平展,倒卵状三棱形或近椭圆形,长约3mm,宽约2mm,上端3深裂达中部或中部以下,多少呈有蓇葖果状,宿存花柱长1-1.5mm。种子多数.近条状梭形,不具白色纵带。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4300m的草坡、溪边或林下岩缝中或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和胃;活血消肿。主湿盛脾虚;腹泻;水肿;小便不利;食积胃痛;头晕耳鸣;月经不调;跌打损伤;风疹;小儿肺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黄皮
- 红缘层孔菌
- 水晶花
- 碱地马蔺
- 大戟
- 胡芦巴
- 水芋
- 野把子
- 石参
- 石楠叶
- 石链子
- 箭刀草
- 绢毛菊
- 午香草
- 水栀
- 江蓠
- 越王余筭
- 水折耳
- 水牛皮
- 水榆果
- 水案板
- 红花锦鸡儿
- 大花列当
- 五色梅花
- 大果榆
- 石腊红
- 省藤
- 石斛露
- 榆拟层孔菌
- 栘依
- 酪
- 亚麻
- 牡蛎
- 鲈鱼
- 白三百棒
- 鲤鱼
- 驴蹄
- 卡密
- 米露
- 驴骨
- 驴乳
- 辣蓼
- 辣辣菜
- 多头风轮菜
- 毛果珍珠茅
- 毛野丁香叶
- 露珠香茶菜
- 单叶铁线莲
- 毛发唐松草
- 驴毛
- 毛花洋地黄
- 辽东鳞毛蕨
- 东北雷公藤
- 镰片假毛蕨
- 毛轴铁角蕨
- 圆节山蚂蝗
- 毛蓼
- 地柏
- 驴头
- 地柑
- 巴戟天
- 牡蒿
- 玛瑙
- 驴肉
- 米油
- 地沙
- 地蚕
- 地胆
- 驴脂
- 咖啡
- 岩七
- 猫头
- 雷蘑
- 里白
- 地菍
- 地瓜
- 猫骨
- 辣根
- 没药
- 地肤子
- 糜穰
- 鲢鱼
- 岩参
- 地涩涩
- 地骨皮
- 地椒
- 毛薯
- 地丁
- 丁蛎
- 猫油
- 猫肉
- 辣椒
- 毛笋
- 岩豆
- 毛茄
- 地苏木
- 宜梧叶
- 亚乎奴
- 毛茛
- 驴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