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龙胆
拼音注音
Bái Huā Lónɡ Dǎn
来源
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胆Gentian algida Pall.,以全草入药。7~9月采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肝胆,除湿热,健胃。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赤,烟痛,肺热咳嗽,胃炎,尿痛,阴痒,阴囊湿疹。
用法用量
1~3钱。
备注
(1)前种的一个变种[b]黄花龙胆[/b]Gentiana algida Pall. var. przewalskii (Maxim.) Kusnez.在西藏自治区亦与高山龙胆同等入药。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白花龙胆
拼音注音
Bái Huā Lónɡ Dǎn
别名
榜间噶尔布(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龙胆科植物白花龙胆的带根全草。7~9月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叶对生;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0.2~0.8厘米,钝尖,基部连合成鞘状,全缘;营养枝的叶莲座状。花顶生或腋生,2~5朵,大型,白色;花萼管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花冠钟形,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褶近截形或2浅裂;雄蕊5;花柱短,柱头2裂。子房上位。蒴果长圆锥形,外露,柄长5厘米。种子多数,褐色,椭圆形,表面有多数海绵状翅。
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草地。分布吉林、甘肃、新疆、四川和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
白花龙胆含龙胆宁碱。
性味
《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西藏常用中草药》:"泻肝胆实火,清湿热,镇咳,健胃。治感冒发热,目赤咽痛,脑膜炎,肺炎咳嗽,胃炎,尿痛,阴痒,阴囊湿疹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备注
此外,尚有本植物的变种黄花龙胆,在西藏地区亦同等使用。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千层楼
- 墙草根
- 甜茶藤
- 棠梨枝叶
- 大一面镙
- 土金耳环
- 天脚板
- 天蓝苜蓿
- 千金藤
- 天目木兰
- 球花马蓝
- 奶浆果
- 乔木紫珠
- 茜草藤
- 藤商陆
- 云南紫珠
- 大叶胡枝子
- 玉簪花根
- 大叶钩藤
- 芡实茎
- 蔷薇枝
- 多裂独活
- 土黄连
- 大叶凤尾
- 千叶独活
- 田基黄
- 曲枝假蓝
- 奇林翠雀
- 秃房茶子
- 大叶山桂
- 柠檬根
- 大叶仙茅
- 云南希草
- 大叶花椒
- 南蛇竻根
- 柠条花
- 大一枝箭
- 太阳针
- 太白三七
- 檀香油
- 瘴气藤
- 天仙果
- 一味药根
- 竹鼠子油
- 竹凌霄
- 珍珠莲
- 珠芽半枝
- 女娄菜根
- 枪花药
- 天浆壳
- 蜻蜓兰
- 竹叶椒叶
- 直立婆婆纳
- 砖子苗
- 大地棕根
- 秃疮花
- 枪刀药
- 珍珠风
- 雁来红
- 窄叶鼠李
- 天门冬
- 硬九子连环草
- 漆树木心
- 大叶黄杨
- 屈头鸡根
- 大人血七
- 玉蜀黍根
- 藤杜仲
- 藤仲
- 皱叶狗尾草
- 天青地红
- 皱叶羊蹄
- 云实蛀虫
- 秃叶红豆树
- 秋葡萄茎
- 盐麸树白皮
- 囊距翠雀
- 大叶青木香
- 千金子霜
- 盐麸根白皮
- 云杉球果
- 盐肤木根皮
- 大唇香科科
- 宁波溲疏
- 竹叶吉祥草
- 多茎野豌豆
- 竹节香附
- 多苞糙苏
- 皱杓兰
- 皱叶鼠李
- 多花景天三七
- 大叶骨碎补
- 柠鸡儿果
- 大叶香薷
- 多蕊蛇菰
- 七星草乌
- 乔木五加
- 强壮莲座蕨
- 云南红豆蔻果
- 大半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