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果
《中华本草》:朴树果
拼音注音
Pò Shù Guǒ
来源
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朴树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tetrandra Roxb.subsp.sinensis(Pers.)Y.C.Tang[C.sinensis Pers.;C.labilis Schneid.]采收和储藏: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晒干。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色,平滑;一年生枝被密毛,后渐脱落。叶互生,叶柄长3-10mm;叶片革质,通常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基出3脉。花杂性,同株,1-3朵,生于当年枝的叶腋,黄绿色,花被片4,被毛,雄蕊4;柱头2。核果单生或2个并生,近球形,熟时红褐色;果柄与叶柄近等长;果核有凹陷和棱脊。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沟、丘陵等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台湾、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咽。主感冒咳嗽音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注意
《广西本草选编》:“孕妇忌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云香草
- 遍地金
- 野牡丹
- 钭叶榕
- 附子
- 黄筒花
- 长节珠
- 华东膜蕨
- 狗泡草
- 中华石龙尾
- 葫芦藓
- 白花灯笼
- 小米柴
- 雷丸
- 矮脚苦蒿
- 五色草
- 野胡萝卜根
- 西藏土连翘
- 红花龙胆
- 吕宋楸毛
- 野薴麻
- 蛤蜊
- 白脂麻
- 白果根
- 萍蓬草子
- 圆叶锦葵根
- 鼻烟
- 大叶马尾连
- 台湾榕
- 木鳖子根
- 冬瓜瓤
- 龙船花茎叶
- 长隔距兰
- 环纹苦乳菇
- 凤眼果壳
- 见血清
- 驴蹄草
- 竹叶
- 山道年蒿
- 马唐
- 石上铁角蕨
- 豆腐渣
- 绿豆粉
- 光杆琼
- 豆腐
- 红土子皮
- 灵猫香
- 小石松
- 紫薇皮
- 鳖甲
- 大青根
- 盘羊角
- 小黄鼠狼
- 白鬼笔
- 土茯苓
- 砗磲
- 白背叶
- 斑茅
- 云南红豆蔻
- 垂盆草
- 白花菜
- 鹿筋
- 狭绿叶线蕨
- 打破碗花花
- 土黄芩
- 九龙盘
- 毛蕨根
- 鸭
- 接骨草
- 光背杜鹃
- 小苦参
- 紫花鱼灯草
- 半边山
- 铁蚂蟥
- 贵州花椒
- 丰花草
- 光叶水苏
- 叫姑姑
- 檀香
- 香薷
- 圆节山蚂蝗
- 紫苏苞
- 小丁香
- 细沙虫草
- 射罔
- 米团花
- 云南重楼
- 土白蔹
- 土常山
- 獾骨
- 螺厣草
- 穗花蛇菰
- 秋木瓜
- 榆树
- 薯莨
- 青麸杨根
- 戟叶瓦韦
- 花叶子
- 杨梅树
- 浮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