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黄芩
《中华本草》:土黄芩
拼音注音
Tǔ Huánɡ Qín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偏花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tayloriana Dun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偏花黄芩,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升,有时具匍匐根茎,连花序高8-30cm,粗1.2-2.5mm,圆棱形,被白色具节长柔毛,基部多少木质化。叶通常仅有3-4对,初时如莲座状排列,以后由于节间伸长呈交互对生,中部叶最大;叶柄长1-5cm,中部者最长,扁平,密被白色具节长柔毛;叶片坚纸质,椭圆形或宽卵状椭圆形,长4.5-5.5cm,宽3.8-4.5cm,下部叶及近花序叶变小,行端圆形或钝,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具浅波状圆齿,上面绿色,下面较淡,具橙色腺点,两面均被白色具节糙伏毛,尤以下面沿脉上为甚,侧脉约4对,上面不显着,下面突出,在叶缘内方网结。花对生,于茎顶上排列成背腹面的总状花序,长7-15cm,花葶状,花序轴被具节长柔毛,花序柄长1-4.5cm;花梗长约2mm,有具节长柔毛;苞片小,卵圆形,向花序顶端渐窄,长约2.5mm,密被短柔毛;花冠淡紫至虐蓝色,长1.8-2.5cm,基部成曲膝状,向上渐宽,喉部宽达6mm,外面疏微柔毛,内面仅下唇及冠筒中部后方被微柔毛,余部无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状,先端微凹,下唇中裂片半圆形,两侧裂片卵圆形;雄蕊4,二强;花丝细长,扁平,中部以下被纤毛;花盘肥大厚,倾斜,前方隆起斜上;子房柄较长可不甚明显,花柱细长,无毛,子房光滑。花期3-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灌丛中或旷野。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燥湿止痢。主肺热咳嗽;咯血湿热;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水茴香藻
- 博落回
- 黑腺珍珠菜
- 了哥王
- 过岗龙
- 花叶狗牙七
- 牡荆子
- 铁脚威灵仙叶
- 红叶树子
- 猪肾
- 牛目椒
- 董棕粉
- 南方红豆杉
- 十三年花
- 桔梗
- 穇子
- 灰叶
- 小朴松实
- 牛泷草
- 九节风
- 小三棵针
- 钩栲
- 血余
- 河鲀鱼
- 青麸杨根
- 薯莨
- 戟叶瓦韦
- 灯心草
- 黄筒花
- 铁丝灵仙
- 鸭儿芹果
- 刺楸
- 血当归
- 牛心果
- 中华绣线梅
- 芭茅果
- 艾虎脑
- 车前草
- 百蕊草根
- 杏仁
- 香苏草
- 马蹄叶
- 西南毛莨
- 罗勒
- 葱花
- 芒果核
- 铁箭矮陀
- 金叶子
- 鲎尾
- 白花灯笼
- 上天梯
- 一匹草
- 昂天莲
- 野胡萝卜根
- 大金发藓
- 刺血红
- 天香炉
- 竹鸡
- 千年耗子屎种子
- 火把花
- 贯众
- 玉带根
- 土黄芩
- 打破碗花花
- 黄药子
- 藜芦
- 合萌根
- 土牛党七
- 蜀羊泉
- 蜜蜂房
- 九牛力
- 苦苣苔
- 钝齿铃子香
- 绿萼水珠草
- 沙枣树皮
- 刺楸树叶
- 黄精
- 安胎药
- 绵毛金腰
- 紫筒草
- 大叶桉果
- 荔枝草
- 芭蕉头
- 桃枝
- 纤枝山柑
- 铁扇子
- 青丝线
- 牛轭草
- 梨
- 黄秦艽
- 吉笼草
- 石吊兰
- 山蜡梅
- 臭草
- 川楝子
- 罗锅底
- 杏花
- 牛羊草结
- 肝风草
- 灯盏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