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上亭长
《中华本草》:葛上亭长
拼音注音
Gě Shànɡ Tínɡ Chánɡ
别名
亭长、豆蚝、豆斑蝥、红娘、鸡冠虫
英文名
Bean Blister Beetle, Legume Blister Beetle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芫青科动物锯角豆芫青的全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cauta gorhami Marseu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置沸水中烫死,晒干。用时和米同炒至米黄,取出去米,将虫之足、翅、头去净即可。
原形态
锯角豆芫青,体长15-18mm,宽2.6-4.6mm。头红褐色,略呈三角形,与身体几成垂直。全体黑色,腹面较灰。复眼肾形,黑褐色,触角侧扁,雄虫触角中央膨大。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上有一条白色毛构成的纵线,翅面密被黑色毛。雌虫尾短,腹部各节的后缘有白色长毛,形成一白色环带。具复变态,幼虫以假蛹越冬。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成虫多活动于田间,取食大豆、花生、棉花等植物叶片和花瓣。资源分布:我固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形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长圆形,长10.5-18.5mm。头红色,体和足黑色。前胸较狭小而呈颈状,前胸背板有一条白色纵纹。鞘翅黟 以,内外缘及中部具灰白色纵纹。足3对。
化学成分
含斑蝥素(cantharidin)。
性味
味辛;性温;有毒
鉴别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约0.15g,行微量升华,玻片上现油状物,稍冷,析出升华物,镜检,呈无色杆状结晶。升华物加硫酸(相对密度1.77)1滴,微热溶解,继续小火加热到发生气泡,立即离火,滴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即显樱红色或紫红色。
炮制
入沸水烫死,晒干。入锅内和米同炒,至米焦黄时取出,除去翘及头、足用。
归经
心;肝经
功能主治
逐瘀;破积;攻毒。主血瘀经闭,症瘕积聚;白癞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1-2只。钊用:适量,捣烂敷;或煮酒搽。
注意
内服宜慎,体弱者及孕妇禁服。
复方
①治妇人经脉不通,块胀满: 葛上亭长五牧。以糙米和炒,去翅、足研末,分三服,空心甘草汤下,须臾觉脐腹急痛,以黑豆煎汤服之。(《圣惠方》)②治瘘肿病: 斑猫四十枚(去头、足、翅,熬),桂心四分,完青十枚(去足、翅,熬),葛上亭长三十枚(熬)。上四味。捣下筛,酒服半钱匕,日一。忌生葱。(《刘涓子鬼遗方》)
各家论述
1.《别录》:葛上亭长,七月取,暴干。2. 陶弘景:葛上亭长,葛花时取之,身黑而头赤。腹中有卵,白如米粒。3.《蜀本草》:《图经》云: 葛上亭长,五月、六月葛叶上采取之。形似芫菁而苍黑色。4.《别录》:被淋结、积聚,堕胎。5.《纲目》:通血闭、症块,余功同斑蝥。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葛上亭长
拼音注音
Gě Shànɡ Tínɡ Zhǎnɡ
别名
毛角豆芫菁
来源
昆虫纲鞘翅目芫菁科毛角豆芫菁Epicauta hirticornis Haag-Rutenberg,以全虫入药。
生境分布
南方地区。
化学成分
全虫含斑蝥素(cantharidin)。
功能主治
皮肤发泡剂。
备注
成虫为害大豆、葛、茄、大麻等作物。
中华芫菁E. chinensis Motschulsky,产华北,为大豆有名害虫。
黑芫菁E. megalocephala Gebler,在内蒙古为害菠菜、甜菜、大豆、马铃薯等。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葛上亭长
拼音注音
Gě Shànɡ Tínɡ Zhǎnɡ
别名
亭长(《本草经集注》),豆蚝(《动物学大辞典》),豆斑蝥(《国药的药理学》),红娘、鸡冠虫(《四川中药志》)。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芫菁科昆虫豆芫菁的全虫。夏、秋捕捉,入沸水烫死,晒干。
原形态
成虫雌体长14.5~16.7毫米;雄体长11.7~14.2毫米。全体黑色,腹面较灰。头部赤褐色,被黄色短毛。复眼1对,肾脏形。触角侧扁,雄虫的触角中央膨大。口器咀嚼式。前胸较头部为狭,前方细小而呈颈状,中央有一纵列的黄毛。鞘翅细长,稍呈圆柱状,两翅边缘密被短黄毛,中央各有一纵列的黄毛,翅面密被黑色短毛。足3对,细长,有黄毛。雌虫前跗节之第1节,有凹入之部。腹下部各节,有黄毛直纹,雌虫的尾端,露出于翅鞘外。
具复变态,幼虫以假蛹越冬。成虫植食性,食害大豆及其他豆类等植物。
化学成分
含斑蝥素2%以上。一部分是成碱金属盐的状态。
性味
《别录》:"味辛,微温,有毒。"
炮制
入锅内和米同炒,至米焦黄时取出,除去翅及头、足用。
功能主治
逐瘀,破积。治经闭,症瘕,积聚,瘘肿。
①《别录》:"破淋结、积聚,堕胎。"
②《纲目》:"通血闭、症块,余功同斑蝥。"
用法用量
内服:炒炙后煎汤,1~2枚;或入丸、散。
注意
有剧毒,内服宜慎;体虚及孕妇忌服。
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纲目》:"畏、恶同斑蝥。"
复方
①治妇人经脉不通,症块胀满:葛上亭长五枚。以糙米和炒,去翅、足研末,分三服,空心甘草汤下,须臾觉脐腹急痛,以黑豆煎汤服之。(《圣惠方》)
②治瘘肿病:斑猫四十枚(去头、足、翅,熬),桂心四分,芫青十枚(去足、翅,熬),葛上亭长三十枚(熬)。上四味,捣下筛,酒服半钱匕,日一。忌生葱。(《刘涓子鬼遗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花鸢尾根
- 乌蔹莓
- 紫地榆
- 冰糖草
- 阴阳枫
- 鮧鱼尾
- 翠雀花
- 盐麸子
- 厚叶旋蒴苣苔
- 石榴花
- 莼
- 梓菌
- 积雪草
- 蝴蝶花
- 水松枝叶
- 藤五加
- 山蒟
- 银边翠
- 关白附
- 小黄构
- 鸱骨
- 九香虫
- 九倒生
- 宜梧叶
- 白残花
- 斑竹根
- 刺蓬花
- 蟾蜍
- 小棕皮头
- 白茅根
- 水鳖蕨
- 红马蹄草
- 金瓜核
- 盾叶唐松草
- 芦竹箨
- 石吊兰
- 白炭
- 何首乌
- 凤仙根
- 白毛蛇
- 打箭菊
- 蓝花茶
- 马鬐膏
- 白刺花
- 防风叶
- 苦丁
- 雁肪
- 毛千屈菜
- 薄荷素油
- 毛莲蒿
- 有瓜石斛
- 小獐毛
- 碎骨红
- 大将军
- 鲎尾
- 橙皮
- 留师蜜
- 慕荷
- 山核桃皮
- 瑞苓草
- 西归芹根
- 酸藤果
- 杠香藤
- 贴骨散
- 虾
- 山荆子
- 小筋骨藤
- 大细辛
- 荜茇根
- 大鱼鳔花
- 中华里白
- 双籽棕
- 南酸枣
- 松根
- 水仙根
- 狭叶露珠草
- 枸骨叶
- 蝴蝶树
- 打虫果
- 马兰
- 饱饭花果
- 粉背蕨
- 上石田螺
- 白芥
- 大葫芦
- 斩妖剑
- 南藤
- 肾精子
- 续随子茎中白汁
- 麻鱼胆
- 大草乌
- 宽叶独行菜
- 小三棵针
- 沙枣花
- 烧伤藤
- 矩叶酸藤果
- 钱针万线草
- 高山大黄
- 蛇胆
- 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