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五加
《中华本草》:藤五加
拼音注音
Ténɡ Wǔ Jiā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藤五加的茎皮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leucorrhizrs (Oliv.)Harms采收和储藏:茎皮全年均可采。秋季挖根,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2-4m,有时蔓生状。枝无毛,节上有刺一至数个或无刺,稀节间散生多数倒刺;刺细长,基部不膨大,下向。叶有小叶5,稀3-4;或柄长5-10cm或cm,宽2.5-5cm,先端渐尖,稀尾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边缘有锐利重锯齿,侧脉6-10对;小叶柄长3-15mm。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数个组成短圆锥花序,直径2-4cm,有花多数;总花梗长2-8cm;花梗长1-2cm;花黄绿色;萼无毛,边缘有5小齿;花瓣5,长卵形,开花时反曲,雄蕊5;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产卵球形,有5棱;花柱宿存。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200m的丛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辛;微苦;怀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强艋骨。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腰膝酸软,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水肿;皮肤温痒;阴囊湿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葶苈子
- 刮筋板
- 吐烟花
- 地锦草
- 海柳
- 接骨草
- 绵参
- 通天连
- 小报春
- 曼陀罗子
- 天麻茎叶
- 枳椇叶
- 仙顶梨
- 铜棒锤
- 箭叶蓼
- 透骨草
- 长管蝙蝠草
- 十两叶
- 田唇乌蝇翼
- 糖橘红
- 貒肉
- 通肠香
- 铁杆蒿
- 地筋
- 风化硝
- 蚶
- 屎咕咕
- 青木香
- 异木患
- 烂茶叶
- 望月砂
- 朝天罐
- 蛇疙瘩
- 土半夏
- 蕨
- 血当归
- 草灵脂
- 大麻药
- 奶浆参
- 青酒缸
- 黄花仔
- 花锚
- 鸡根
- 骆驼脂
- 竹林消
- 赤胫散
- 长春花
- 蜥蜴
- 木馒头
- 草绣球
- 黑及草
- 满树星
- 玄精石
- 含羞草
- 扭筋草
- 凌霄花
- 喜树皮
- 匍伏堇
- 茳芒决明
- 南天仙子
- 桤木
- 土牡蛎
- 南瓜须
- 丝瓜叶
- 刺蒺藜
- 茯苓皮
- 刺苋菜
- 鸡子壳
- 麻鱼骨
- 滑石
- 小构树汁
- 东北桤木
- 木槿根
- 虫牙药
- 飞天蜈蚣
- 茱苓草
- 九节风
- 环纹苦乳菇
- 刺果藤仲
- 乌蔹莓
- 猴骨
- 狼油
- 乌榄核
- 砗磲
- 密陀僧
- 牛筋草
- 柞木枝
- 蜗牛壳
- 花榈木
- 青鱼胆
- 接骨木
- 鹤顶兰
- 江珧柱
- 柽柳
- 寄居蟹
- 花椒叶
- 黄心果
- 土人参
- 鹅绒藤
- 降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