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半夏
《*辞典》:土半夏
拼音注音
Tǔ Bàn Xià
别名
达瓦咸巴(藏名)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天事星科植物土半夏的块茎。8~9月挖取。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块茎圆球形,外皮紫褐色,上部有多条细长的土黄色须根。茎肉质,圆筒形,绿色带紫红色,上具2枚苞片,带紫色。叶1枚,3全裂呈3小叶,中间小叶阔椭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两侧小叶长圆状卵形,基部两侧大小不等;叶脉紫色;叶柄细长,具紫斑.肉穗花序的苞片紫绿色,具深紫色条纹,先端渐尖呈尾状,肉穗花序的附属物丝状,细而长,比花序长2.5倍以上。
生境分布
生于村旁、田野。
性味
性温,味辛,生者有毒。
炮制
取土半夏用水浸泡,每日换水1~2次,至尝无麻辣味为度,再用生姜汁或矾水(土半夏10斤,用姜2.5斤或用矾1斤4两)共煮3小时,取出晒干。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和胃健脾,降逆止呕。治胃炎,胃溃疡呕吐,咳嗽痰多,孕期呕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厚皮树
- 泽泻
- 苍蝇草
- 臭樟
- 罗汉果
- 山大刀
- 滇白芷果
- 梧桐根
- 豇豆
- 六月寒
- 臭黄荆根
- 鹳肉
- 苦楝子
- 一匹草
- 风箱树叶
- 肾精子
- 铁灯台
- 蠵龟筒
- 赤芍
- 九层风
- 山藤藤秧
- 玉簪
- 菅茅根
- 铁丝七
- 全叶青兰
- 黄荆
- 胖大海
- 棣棠花
- 鸡骨常山
- 木天蓼
- 尖山橙
- 蝴蝶树
- 大血藤
- 葫芦茶
- 牛耳枫枝叶
- 大叶山桂
- 隔山香
- 鳞片水麻
- 无花果
- 黄花地桃花
- 紫草
- 鸭胆
- 秤杆草
- 土百部
- 长毛风毛菊
- 小团叶根
- 打箭菊
- 三蕊草
- 九眼独活
- 浙雁皮
- 磨盘草子
- 绿豆叶
- 红筷子
- 糕菜
- 鸡蛋壳
- 苦荞头
- 云实
- 卵叶鳞始蕨
- 中华石楠
- 莲衣
- 四方藤
- 土千年健
- 薏苡仁
- 王瓜根
- 老龙皮
- 木瓜枝
- 毛黄连
- 回阳生
- 芦茎
- 大叶青木香
- 峨屏草
- 路旁菊
- 半柱花
- 瓦楞子
- 蔓乌头
- 玉簪花
- 芸香
- 素馨花
- 大红毛叶
- 遍山红
- 粉藜
- 射尿(虫另)
- 草问荆
- 狼油
- 李
- 人参子
- 虾须草
- 甜草
- 长梗玄参
- 樟木
- 鹤肉
- 绿茎槲寄生
- 柳兰叶风毛菊
- 变异鳞毛蕨
- 断线蕨
- 旱冬瓜
- 睡莲
- 文冠果
- 鳆鱼
- 海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