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根
《中华本草》:梧桐根
拼音注音
Wú Tónɡ Gēn
别名
梧桐蔃。
英文名
Root of Phoenix Tree
出处
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 [F.simplex (L.) W.F.Wigh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去泥沙,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梧桐 落叶乔木,高达16m。树皮青绿色,平滑。单叶互生,叶柄长8-30cm;叶片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cm,下部的分枝长达12cm,花单性或杂性,淡黄绿色;导管长约2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长7-9mm,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无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丝愈合成一圆柱体,约与萼片等长;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围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联合,部分离生,花柱长,柱头5裂。蓇葖果5,纸质,有柄,长6-11cm,宽1.5-2.5cm,被短绒毛或几无毛,在成熟前每个心皮由腹缝开裂成叶状果瓣。种子4-5,球形,直径约7mm,干时表面多皱纹,着生于叶状果瓣的边缘。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人工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性味
甘;性平
归经
肺;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调经止血;解毒疗疮。主风湿关节疼痛;吐血;肠风下血;有经不调;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风湿疼痛:梧桐鲜根一两至一两五钱(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酒水各半同煎一小时,内服,加一个猪脚同煎更好。(《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哮喘: 梧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③治骨折: 梧桐根皮、三百棒、震天雷、大血藤,捣敷或水煎服。④治热琳: 梧桐根(去粗皮),捣烂,浸淘米水内,用布绞汁,加白糖服。⑤治肿毒: 梧桐根、水桐根、桂花树根皮、苎麻根。皆去粗皮,捣烂外敷,亦可内服。 (③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
1.《草木便方》:和血,祛风,除湿,通经脉。治妇人吐血,经水乱,腰膝痹痛。2.《岭南采药录》:患花柳毒骨痛,和猪肉煮汤服之。3.《重庆草药》:治肠风下血。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梧桐根
拼音注音
Wú Tónɡ Gēn
别名
梧桐蔃(《岭南采药录》)。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根,9~10月采。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
性味
①《草木便方》:"甘,"
②《重庆草药》:"味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祛风湿,和血脉,通经络。治风湿关节疼痛,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①《草木便方》:"和血,祛风,除湿,通经脉。治妇人吐血,经水乱,腰膝痹痛。"
②《岭南采药录》:"患花柳毒骨痛,和猪肉煮汤服之。"
③《重庆草药》:"治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风湿疼痛:梧桐鲜根一两至一两五钱(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酒水各半同煎一小时,内服,加一个猪脚同煎更好。(《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哮喘:梧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骨折:梧桐根皮、三百棒、震天雷、大血藤,捣敷或水煎服。
④治热淋:梧桐根(去粗皮),捣烂,浸淘米水内,用布绞汁,加白糖服。
⑤治肿毒:梧桐根、水桐根、桂花树根皮、薴麻根。皆去粗皮,捣烂外敷,亦可内服,(③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山大刀
- 六月寒
- 臭黄荆根
- 鹳肉
- 苦楝子
- 一匹草
- 风箱树叶
- 肾精子
- 铁灯台
- 蠵龟筒
- 赤芍
- 九层风
- 山藤藤秧
- 玉簪
- 菅茅根
- 铁丝七
- 全叶青兰
- 黄荆
- 胖大海
- 棣棠花
- 鸡骨常山
- 木天蓼
- 尖山橙
- 蝴蝶树
- 大血藤
- 葫芦茶
- 牛耳枫枝叶
- 大叶山桂
- 隔山香
- 鳞片水麻
- 无花果
- 黄花地桃花
- 紫草
- 鸭胆
- 秤杆草
- 土百部
- 长毛风毛菊
- 小团叶根
- 打箭菊
- 三蕊草
- 九眼独活
- 浙雁皮
- 磨盘草子
- 绿豆叶
- 红筷子
- 糕菜
- 鸡蛋壳
- 苦荞头
- 云实
- 卵叶鳞始蕨
- 中华石楠
- 莲衣
- 四方藤
- 土千年健
- 薏苡仁
- 王瓜根
- 老龙皮
- 木瓜枝
- 毛黄连
- 回阳生
- 芦茎
- 大叶青木香
- 峨屏草
- 路旁菊
- 半柱花
- 瓦楞子
- 蔓乌头
- 玉簪花
- 芸香
- 素馨花
- 大红毛叶
- 遍山红
- 粉藜
- 射尿(虫另)
- 草问荆
- 狼油
- 李
- 人参子
- 虾须草
- 甜草
- 长梗玄参
- 樟木
- 鹤肉
- 绿茎槲寄生
- 柳兰叶风毛菊
- 变异鳞毛蕨
- 断线蕨
- 旱冬瓜
- 睡莲
- 文冠果
- 鳆鱼
- 海鳗头
- 毛果珍珠茅
- 苍术
- 樗叶
- 迎春花
- 猪肠
- 蜈蚣草
- 茅栗根
- 水梨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