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参
《中华本草》:雪人参
拼音注音
Xuě Rén Shēn
别名
铁刷子、 血人参、山红花、红苦刺。
英文名
Root of Velutinous Indigo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茸毛木蓝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digofera stachyoides Lindl.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茸毛木蓝 灌木,高1-3m。全株被黄褐色长茸毛。叶互生;托叶线状披针形;叶柄极短;奇数羽状复叶长10-20cm,小叶41-51片,叶片长圆状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5-2.5cm,宽约0.5cm,先端圆,有针状小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密被长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或项生,具长梗,花多数,长约1cm;花萼杯状,斜形,外面密被长柔毛;蝶形花冠紫红色;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内弯,柱头小。荚果圆柱形,长3-4cm,密生柔毛,内有种子10余颗。花期4-7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400m处的向阳山坡或山地疏林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甘;微苦;性温
归经
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滋阴补虚;调经摄血;活血舒筋。主崩漏;体虚久痢;肠风下血;溃疡不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肝硬化;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或炖肉。
复方
①治漏底伤寒,下痢日久体虚: 血人参二两。蒸鸡或炖肉吃。②治外伤溃疡日久,气血两虚: 血人参二两。炖肉吃。③治大肠下血: 血人参、羊奶奶根各二两,小血藤一两,枣儿红五钱。炖猪大肠吃。(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补虚弱无力,肾亏,阴虚。2.《贵州民间药物》:滋阴,补肾,调经,活血。3.《云南中草药》:活血止痛,舒筋活络。治崩漏,跌打,风湿,肝硬化,疳积,痢疾。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雪人参
拼音注音
Xuě Rén Shēn
别名
铁刷子(《贵州民间方药集》),血人参(《贵州植药调查》),山红花、红苦刺(《云南中草药》)。
出处
《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为豆科植物茸毛木蓝的根。
原形态
灌木,高可达3米,全体有黄色长柔毛,羽状复叶长10~20厘米;小叶41~51枚,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5毫米,密生细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通常较叶长;花紫红色;萼小,斜形,萼齿5;花冠长8毫米;雄蕊10,两体;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荚果圆柱形,长3~4厘米,密生柔毛,有种子5颗。
生境分布
野生于山地。分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
甘苦,温。
①《贵州民间药物》:"甘微苦,平。"
②《云南中草药》:"涩微苦,温。"
功能主治
补虚,活血,固脱。治崩漏,久痢,跌打,风湿,溃疡久不收口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补虚弱开力,肾亏,阴虚。"
②《负州民间药物》:"滋阴、补肾,调经,活血。"
③《云南中草药》:"活血止痛,舒筋活络。治崩漏,跌打,风湿,肝硬化,疳积,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
复方
①治漏底伤寒,下痢日久体虚:血人参二两。蒸鸡或炖肉吃。
②治外伤溃疡日久,气血两虚:血人参二两。炖肉吃。
③治大肠下血:血人参、羊奶奶根各二两,小血藤一两,枣儿红五钱。炖猪大肠吃。(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栗子
- 罂粟壳
- 红孩儿
- 红叶树子
- 红山药
- 红果冬青根
- 红母猪藤
- 红云草
- 红杉
- 红沙
- 红小麻
- 红牛尾七
- 红果楠
- 红椿
- 瓠子子
- 吉笼草
- 红帽顶
- 藜芦
- 满天飞
- 乔木紫珠
- 锦灯笼
- 长梗千里光
- 海狗肾
- 朝鲜崖柏仁
- 九龙吐珠
- 鼻涕果
- 竹荪
- 洋地黄
- 臭冷杉
- 七星剑
- 海州骨碎补
- 鱼藤
- 春尖油
- 白兰花叶
- 竹叶
- 珠芽蓼
- 皂柳
- 竹叶马豆
- 竹鼠子油
- 一包花
- 一箭球
- 竹鼠子牙
- 波叶紫金牛
- 竹柏
- 慈竹茹
- 朝鲜梾木枝
- 药鼠李实
- 慈竹根
- 粘毛黄花稔
- 垂柳
- 一柱香
- 药用倒提壶
- 斑叶堇菜
- 皱叶鼠李
- 活血丹
- 粘人花
- 竹节人参叶
- 紫玉盘
- 珠子参
- 珠芽半枝
- 獾肉
- 岩风子
- 竹节参
- 猫人参
- 珠果黄紫堇
- 柽柳
- 直立婆婆纳
- 竹叶心
- 皱叶变豆菜
- 柽乳
- 竹(鼠留)子牙
- 槟榔花
- 西藏水黄连
- 野油麻
- 胡葱子
- 鹅内金
- 珠儿参
- 春不见
- 竹叶防风
- 知母
- 朝鲜当归
- 一颗血
- 白鹤灵芝
- 枪花药
- 章鱼
- 蜈蚣藤
- 石血
- 清香桂
- 雪猪油
- 甘遂
- 云南野当归
- 葛蕈
- 地血香果
- 白花蛇舌草
- 地不容
- 桃枝
- 地涌金莲
- 刺果卫矛
- 吹云草
- 翅果唐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