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当归
《中华本草》:朝鲜当归
拼音注音
Cháo Xiān Dānɡ Guī
别名
土当归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朝鲜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gigas NakaiRadix Angelicae Gigatis采收和储藏:未开花前及科后枯萎时采挖,洗净,去期杂质,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m。根圆锥形,长达40cm,粗2-5cm,根颈粗短,有支根数个,灰褐色。茎粗壮,中空、紫色、粗1.5-5cm,无毛,有纵深沟纹。吉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分裂,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叶柄长达30cm;叶片四化建设廓近三角形,长20-40cm,宽20-30cm;茎中部叶的叶柄长近20cm,叶柄基部渐成抱茎的叶鞘;末回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4-15cm,宽1.5-5cm,基部楔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不整齐的锐尖锯齿;上部叶简化成囊关膨大的叶鞘,顶端有细裂叶片,外面紫色,无毛。复伞形花序近球形,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花序梗长2-6cm;总苞片1至数片,膨大成囊状,深紫色,花蕾期包裹着花序,呈球形,小总苞片数个,卵状披针形,紫色,无毛;小伞形花序密集成小球形;萼齿不明显;花瓣倒卵形,深紫色;雄蕊暗紫色;花柱基短圆锥状,花柱短。果实卵圆形,幼时紫红色,成熟后黄褐色,长5-8mm,宽3-5mm,背棱隆起。肋状,倒棱翅状,每棱槽内有油管1,少为2,合生面有油管2-4。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山坡、沟旁、林缘、林一上。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地区各地。
形状
性状鉴别:根头部短粗,长2-5cm,直径2-3cm。表面暗灰褐色具横环纹,顶部有叶基痕,下面生有数个支根。支根长5-15cm,直径0.5-1cm。表面有纵皱纹及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状疤痕,并可见渗出的棕褐色粘稠的树脂样物质。质脆,断面皮部灰白色,木部黄白色。气芳香,味微甜而后辛、苦。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朝鲜当归醇(gigasol)。 根含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香柑内酯(bergapten),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异欧前胡内酯(isoimperatorin),花椒毒素(xanthotoxin),蒿属香豆精(scoparone),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columbianadin),紫花前胡甙元(nodakenetin),花椒毒酚(xantho-toxol),紫花前胡醇(decursinol),东莨菪素(scopoletin),紫花前胡甙(nodakenin),紫花前胡素(decursin),7-去甲基软木花椒素(7-demethylsuberosin),二氢山芹醇(colurnbianetin),紫花前胡醇当归酯(decursinol angelate)。 根的挥发油主要含α-蒎烯(α-pinene),月桂烯(myrc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 植物体还含挥发性成分:亚丁基苯酞(butylidenephtalide),藁本内酯(ligustilide),正丁基苯酞(butylphthalide),羧酸(car-boxyl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烟酸(nicotinic acid)。
药理作用
从朝鲜当归根中提取出的溶于甲醇的提取物紫花前胡素和不溶于甲醇的提取物紫花前胡醇有镇静作用,能抑制咖啡因钠苯甲酸酯(30mg/kg)预处理后小鼠的自主活动,紫花前胡醇的抑制作用大于紫花前胡素。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汤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一颗血
- 白鹤灵芝
- 枪花药
- 章鱼
- 蜈蚣藤
- 石血
- 清香桂
- 雪猪油
- 甘遂
- 云南野当归
- 葛蕈
- 地血香果
- 白花蛇舌草
- 地不容
- 桃枝
- 地涌金莲
- 刺果卫矛
- 吹云草
- 翅果唐松草
- 绵羊角
- 地枫皮
- 茨黄连
- 牙疳药
- 百合
- 丝线吊芙蓉
- 地胆草
- 地耳草
- 地下明珠
- 鸭嘴癀
- 白木耳
- 白云瓜皮
- 羊毛绒球蟹
- 粗腿羊肚菜
- 马鞭草
- 臭黄荆根
- 川楝子
- 合欢皮
- 龙牙楤木果
- 铁扫竹
- 钟乳石
- 紫阳花
- 钟花草
- 皂荚根皮
- 猫脚印
- 猫皮毛
- 皂荚子
- 竹节海棠
- 珠子参
- 皂荚叶
- 火把花
- 漆子
- 绿玉树
- 珍珠露水草
- 竹实
- 云南冻青叶
- 皂荚
- 美丽胡枝子根
- 猕猴梨
- 猫头鹰
- 美人蕉根
- 米碎花根
- 珍珠莲根
- 云南铁扁担
- 杯菊
- 紫萁贯众
- 红旱莲
- 短体鳗
- 尾叶越橘
- 云南重楼
- 紫玉簪叶
- 竹叶吉祥草
- 无根藤
- 竹茹
- 珍珠草
- 竹林标
- 粘毛黄花稔
- 朱顶红
- 沙柳
- 一文钱
- 灰叶根
- 紫菀
- 云南野砂仁
- 云南丹参
- 竹(鼠留)肉
- 骨碎补
- 石韦毛
- 紫雪花
- 干漆
- 一枝旗
- 红龙
- 祖司麻
- 红辣蓼
- 鼻涕果
- 竹荪
- 狐狸尾
- 痄腮树
- 扁豆花
- 白茅花
- 云木香
- 獐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