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瘤孢
《中华本草》:黄瘤孢
拼音注音
Huánɡ Liú Bāo
别名
黄麻球孢霉
来源
药材基源:为丛梗孢科真菌黄瘤孢菌的孢子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pedonium chrysospermum(Bull.)Fr.[Macor chrysospermum Bull.]采收和储藏:夏季孢子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
黄瘤孢菌 菌丝分枝,有横隔,近透明无色,匍匐着生。分生孢子梗顶生,孢梗短,多分枝。分生孢子生于孢子梗短枝的顶端,球形,金黄色,壁有瘤突,12-18μm。其有性世代是赤壳亚科金孢菌Hypomyces chrysospermus Tul寄生,寄生于牛肝菌、伞菌及多孔菌类的子实体上,孢子密布于寄主外表,呈橘黄色。该菌也可从土壤中分离得到。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见于夏雨连绵的季节。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及河北、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孢子含黄瘤孢定(chrysodin),黄瘤孢素(sepedonin)。
性味
微苦;性温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止血。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撒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松鼠
- 水珠草
- 白三七根
- 小鹭鸶兰
- 山羊肉
- 红背叶
- 寒莓叶
- 橄榄
- 千年健
- 断肠草
- 地精草
- 柳穿鱼
- 石龙胆
- 柿饼
- 定经草
- 石芥菜
- 虎杖
- 茳芒决明
- 海南粗榧
- 贯叶连翘
- 过墙风
- 川滇桤木
- 剪刀股
- 散血藤
- 鸡爪槭
- 刺果藤仲
- 剪刀草
- 黄葵
- 猫儿屎果
- 柽柳
- 蹋菜
- 管仲
- 帽兰
- 百里香
- 脉耳草
- 牛金子
- 母猪藤根
- 大独脚金
- 海螺壳
- 红鬼笔
- 蜥蜴
- 蜂胶
- 金钟花
- 狐狸尾
- 蝎子七
- 大鲵
- 阔叶十大功劳
- 六道木
- 金鸡尾
- 牛胞衣
- 接筋草
- 飞廉
- 桦菌芝
- 五香血藤
- 鸡根
- 苦楝花
- 苦草
- 海蟑螂
- 楤木根
- 铧头草
- 大横纹
- 簇生卷耳
- 地骷髅
- 穿地龙
- 钓樟根皮
- 太平莓
- 樟木
- 带刺马鞭
- 石龙芮子
- 小叶黑面叶
- 大丁草
- 竹林消
- 黑壳楠
- 黑风藤
- 海蛤壳
- 杏香兔耳风
- 粉萆薢
- 黄秦艽
- 萹蓄
- 野靛青
- 黄杨
- 使君子根
- 杏子
- 蟹爪
- 空心花
- 土牡蛎
- 木半夏根
- 含羞草根
- 广西十大功劳
- 螳螂跌打
- 川明参
- 水马桑
- 蓬莱草
- 麦撇花藤
- 建兰叶
- 都咸子
- 地牯牛
- 蟋蟀
- 红椋子
- 黄海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