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皮
《中国药典》:椿皮
拼音注音
Chūn Pí
别名
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
英文名
CORTEX AILANTHI
来源
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
形状
本品根皮呈不整齐的片状或卷片状,长宽不一,厚0.3~1cm。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多数突起的纵向皮孔及不规则纵、横裂纹,除去粗皮者显黄白色;内表面淡黄色,较平坦,密布梭形小孔或小点。质硬而脆,断面外层颗粒性,内层纤维性。气微,味苦。干皮呈不规则板片状,大小不一,厚0.5~2cm。外表面灰黑色,极粗糙,有深裂。
性味
苦、涩,寒。
鉴别
(1) 本品根皮粉末淡灰黄色。石细胞甚多,类圆形、类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24~96μm,壁厚,或三面较厚,一面较薄,有的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纤维直径20~40μm,壁极厚,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11~48μm;簇晶直径约至48μm 。淀粉粒类球形或卵圆形,直径3~13μm。干皮粉末灰黄色。木栓细胞碎片较多,草酸钙簇晶偶见,无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10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3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 使溶解,再加醋酐-硫酸溶液(19:1)1ml,溶液由黄绿色迅速变为污绿色。
炮制
[b]椿皮[/b]: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或段,干燥。
[b]麸炒椿皮[/b]:取椿皮丝,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归经
归大肠、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
6~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莿(木冬)
- 紫三角
- 野山楂
- 杠香藤
- 宽卵叶山蚂蝗
- 叩头虫
- 刻裂紫堇
- 八目鳗
- 田野卷耳
- 大花素馨花
- 圆叶母草
- 天脚板
- 巨藻
- 小年药
- 饿蚂蝗
- 白升麻
- 大发散
- 小狼毒
- 一枝黄花
- 蛇附子
- 黄缨菊
- 白鹤灵芝
- 紫玉盘
- 十三年花
- 荜澄茄
- 地菍
- 秀丽野海棠
- 黍根
- 山荆子
- 黑面叶
- 紫背绿
- 皂荚根皮
- 虫莲
- 莸叶醉鱼草
- 巴豆霜
- 石龙刍
- 礁膜
- 海蜇皮
- 紫草
- 毛脉南蛇藤
- 杨梅根
- 两色鳞毛蕨
- 岩藿香
- 猪大肠
- 罗伞树
- 两指剑
- 茅莓
- 水飞蓟
- 地柏
- 独一味
- 鲨鱼胆
- 毛麝香
- 地星
- 直萼黄芩
- 鸡血
- 苡芭菊
- 黄海葵
- 鱼串草
- 百灵草
- 野油麻
- 红枫荷
- 一匹草
- 锈毛白枪杆
- 揉白叶
- 西瓜黑霜
- 楸叶
- 鹗骨
- 金老梅叶
- 落地生根
- 慈菇
- 樱桃叶
- 芡实
- 苏铁蕨
- 孔雀尾
- 柏树根
- 三钻风
- 还阳草根
- 黑风散根
- 太白参
- 小叶买麻藤
- 金橘叶
- 铁牛钻石
- 大青草
- 高原鸢尾子
- 蝉翼藤
- 越西川木香
- 黑沙蒿子
- 半边菜
- 胡颓子根
- 单花芥
- 白茅花
- 湖北楤木
- 蕨麻
- 苍蝇草
- 屎咕咕
- 撒发
- 榕树
- 太平莓
- 刺天茄
- 假刺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