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刺藤
《中华本草》:假刺藤
拼音注音
Jiǎ Cì Ténɡ
别名
乌肺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瘤皮孔酸藤子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 scandens (Lour.)Mez[Calispermum scandens Lour.;Embelia hainanesis Merr.」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亦可鲜用。
原形态
攀援灌木,长2-5m,小枝密布瘤状皮孔,叶互生;叶柄长5-8mm,两侧微具狭翅;叶片坚纸质至革质,长椭圆形成椭圆形,长5-9cm,宽2.5-4cm,稀长12cm,宽4.5cm,先端钝,稀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或上半部具不明显的疏锯齿,边缘及顶端具密腺点;侧脉7-9对。总状花序,腋生,长1-4cm,多少被微柔毛或腺状微柔毛;花梗长1-2mm,被微柔毛;小苞片钻形,长1.5-2mm,具缘毛及腺点;花5数,稀4数,长约2mm;萼片三角形,多少具缘毛,外面多少被微柔毛,具腺点;花瓣白色或淡绿色,分离,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至倒卵形,具明显的腺点,具疏缘毛,里面中央尤其是基部密被乳头状突起;雄蕊在雌花中退化,着生于花瓣的V2处,在雄花中较花瓣长,着生于花瓣的1/4处,花丝基部多少具微柔毛,花药广卵形或卵形,背部具腺点;雌蕊在雄花中退化,不超过花瓣的1/2,在雌花中较长,子房卵形,无毛,花瓣脱落后,花柱伸长,柱头呈头状或浅裂。果球形,直径约5mm,红色,花柱宿存,宿存萼反卷。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果期3-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850m的山坡林下或疏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酸;性平
功能主治
舒筋活络;敛肺止咳。主痹证筋挛骨痛;肺痨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12g。。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刺藤
别名
乌肺叶
来源
紫金牛科假刺藤Embelia scandens (Lour.) Mez,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性味
淡、涩,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舒筋活络,敛肺止咳。
风湿痹痛:根2~4钱,水煎或浸酒服。
肺结核:根1~3钱,水煎服。
鲜叶水煎洗头可作清洁剂,也可灭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紫楠
- 石血
- 桃根
- 东方乌毛蕨叶
- 血藤
- 地锦苋
- 新裂耳蕨
- 车前状垂头菊
- 岩石羊
- 木瓜
- 青海鸢尾子
- 薯莨
- 宜昌荚蒾叶
- 枫香树根
- 大麦泡
- 朴树
- 茄根
- 小花清风藤根
- 辛夷
- 秋海棠
- 泥炭藓
- 母猪半夏
- 水苋菜
- 猩猩木
- 倒爪草
- 衣鱼
- 红川乌
- 海白石
- 甜地丁
- 黑塔子叶
- 葛叶
- 红酸杆
- 金雀儿
- 红须须
- 鱼肝油
- 青鱼胆草
- 徐长卿
- 小接骨丹
- 芸香
- 半边风
- 云南荚蒾根
- 红管药
- 野京豆
- 海南三七
- 牡荆
- 黄颡鱼颊骨
- 亮叶桦叶
- 半边菜
- 龙船花茎叶
- 荔枝壳
- 虎皮楠
- 野草香
- 小赤麻
- 紫玉盘
- 大茶药根
- 落地生根
- 野扁豆
- 胡莲
- 蒲州豉
- 棕榈子
- 隔山撬
- 大三叶升麻
- 青头雀
- 刺楸茎
- 毛枝鱼藤
- 黄花菜子
- 槟榔花
- 紫背天葵草
- 庵 (艹闾)子
- 还亮草
- 铁苋
- 黄疸树
- 杯苋
- 牛尾菜
- 昙花
- 赤胫散
- 无风自动草
- 竹节参
- 止泻木皮
- 良藤
- 山黄麻叶
- 凹朴皮
- 庵 (艹闾)
- 伯乐树
- 巴旦杏仁
- 柏勒儿茶
- 白铃子
- 安胎药
- 白屈菜
- 扁豆藤
- 白附子
- 白檀
- 八角莲叶
- 冰
- 白腹锦鸡
- 搬倒甑
- 白草
- 斑点虎耳草
- 斑竹壳
- 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