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荚蒾叶
《中华本草》:宜昌荚蒾叶
拼音注音
Yí Chānɡ Jiá Mí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erosum Thun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
宜昌荚蒾 落叶灌木,高达3m。幼枝密被星状毛和柔毛,冬芽小而有毛,具2对外鳞片。叶对生;叶柄长3-5mm,有钻形托叶;叶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7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牙齿,叶面粗糙,上面疏生有疣基的叉毛,下面密生星状毡毛,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6-9对,伸达齿端,与叶主脉在叶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百般伞形聚伞花序生于具1对叶的侧生短枝之顶,直径2-4cm,有毛;有总梗,第一级辐射枝5条;苞片和小苞片线形,长4-5mm;花生于第2至第3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1.5mm,5萼齿微小,卵状三角形;花冠白,辐状,直径约6mm,裂片圆卵形,稍长于花冠筒;雄蕊5,稍短至等长于花冠。核果卵圆形,长约7mm,红色;核扁,具3条浅腹沟和2条浅背沟。花期4-5月,果期6-9月。
性味
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庋显;止痒。主口腔炎;脚丫湿烂;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捣汁涂。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火秧竻叶
- 黄精
- 酸梅簕
- 鬼灯笼根
- 七叶一枝花
- 狗牙根
- 八月炸
- 土箭芪
- 秧鸡
- 黑络丸菌
- 湖北麦冬
- 山牛毛毡
- 山野豌豆
- 野马追
- 羊角草
- 天山雪莲花
- 黄珠子草
- 斑鸠占叶
- 凤眼果壳
- 扁豆衣
- 大发表
- 水栀叶
- 丁香蓼
- 小三棵针
- 木麻黄种子
- 青蛇藤
- 菊芋
- 鹌鹑蛋
- 铜锣七
- 桃枝
- 知母
- 蜘蛛草
- 湖北海棠
- 细叶卷柏
- 疏叶香根芹
- 子楝树根
- 大过路黄
- 江南地不容
- 桃树根、茎、树皮
- 水松球果
- 狸骨
- 胡桃树皮
- 鹅
- 堇宝莲叶
- 地红子根
- 豆列当
- 虎头兰
- 猕猴桃根
- 接骨仙桃
- 榼藤
- 软骨过山龙
- 雷公藤
- 庐山香科科
- 猪肉
- 桑叶露
- 滇姜三七
- 腐婢根
- 紫硇砂
- 梓树
- 土茯苓
- 岩泽兰
- 锦地罗
- 南苜蓿
- 树舌
- 紫鸭跖草
- 火炭母草根
- 金叶子
- 长梗千里光
- 胡萝卜叶
- 鹊豆
- 小金钱草
- 自消容根
- 赭石
- 老枪谷子
- 甘青雪莲花
- 羊胎
- 艾实
- 蚤休
- 醉魂藤
- 钻石风
- 矮杨梅果
- 矮茎冷水花
- 紫靛
- 蜘蛛果
- 醉鱼草花
- 雉肝
- 钻天杨
- 肿足蕨
- 藏青杠
- 蜘蛛蜕壳
- 紫青藤
- 针筒线
- 雉子筵根
- 苎麻叶
- 锥连栎
- 重唇鱼
- 钟乳石
- 昂天莲
- 阿育魏实
- 紫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