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须藤
拼音注音
Lónɡ Xū Ténɡ
别名
羊蹄藤、乌郎藤、过岗圆龙、九龙藤、五花血藤、梅花入骨丹、燕子尾、黑皮藤
来源
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 (Benth.)Benth.的藤。全年可采,鲜用或洗净切片,蒸过,晒干。
性味
苦、涩,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脾理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跌打损伤,胃痛,小二疳积。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龙须藤
拼音注音
Lónɡ Xū Ténɡ
别名
轮环藤、牵藤暗消。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铁藤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ea polypetala Dunn[C.hainanensis Merr.]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除去须根,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叶,春、夏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铁藤 木质大藤本,长达10m以上。小枝有纵纹,被短硬毛。叶螺旋状着生;叶柄长3-6cm,被毛;叶片阔心形或三角状阔卵形,长6-18cm,宽5.5-15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平,全缘,上面光亮无毛,下面被柔毛或硬毛,掌状脉5-7条,连同网脉在背面凸起。花极小,单性异株;雄花花萼合生成坛状,高1-2mm;花瓣4,分离,长圆形,聚药雄蕊盾状;雌花萼片2,深兜状;花瓣2,微小。核果无毛,近球形,内果皮骨质,长约4mm,背部2侧各具3行小瘤状凸起。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中,常攀援于乔木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部及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稍扭曲,直径0.6-1.5cm。表面浅棕色,有纵向纹理和支根痕,弯曲处有横裂纹。质稍硬,断面灰黄色。气微,味苦。叶破碎,完整的叶阔心形,长6-18cm,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全缘。表面黄绿色,下表面被子毛茸,掌状脉5-7条较明显。质脆。向微,味苦。[br]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近10余列木栓细胞。中柱鞘石细胞断续成环。射线有单个或成群的石细胞。导管单个或2-3个相连。本品石英钟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小针晶或棒状结晶。
化学成分
铁藤的根含异谷树碱(isochondrodendrine),左旋箭毒碱(curine),小檗胺(berbamine),轮环藤酚碱(cyclanoline)及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药理作用
肌松作用 该药中分离得到的左旋、右旋和消旋箭毒碱,经化学半合成制备成季铵盐后,兔垂头试验证明均有明显肌松作用,其中以R构型最强。实验证明氯甲消旋箭毒碱和右旋箭毒碱的肌松作用属于非去极化型,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膜的乙酰胆碱受体,与乙酰胆碱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肌松剂量的氯甲消旋箭毒碱或右旋箭毒碱对猫颈交感神经节无影响,对猫的降压作用也较弱。氯甲右旋箭毒碱对猫和犬的肌松作用比左旋箭毒碱和筒箭毒碱强。氯甲消旋箭毒碱或右旋箭毒碱有很弱的阿托品样作用。
性味
苦;寒
毒性
腹腔注射氯甲消旋箭毒或右旋箭毒小鼠的LD50分别为1.08mg/kg和1.9mg/kg,大鼠的LD50分别为0.69mg/kg和1.21mg/kg。治疗指数分别为2.8和3.2(小鼠),1.9和4.3(大鼠)。家兔静脉累积给药未见心电图异常及心、肺、肝、肾的病理变化。怀孕大鼠大剂量给药可出现呼吸抑制,胎仔重量明显减轻,但对胎仔数及胎仔骨骼成形均无影响。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橙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未4g,加0.1%硫酸80ml,冷浸过夜。滤液倾入苯乙烯磺酸钠型树脂柱(1cm×cm),倒出树脂,用蒸馏水洗数次后,使干燥至水分不超过60%,加入10%氨水碱化,静置20min,置沙氏提取器中以氯仿提取。氯仿液用水洗至中性,加无水硫酸钠脱水。滤液蒸干,另氯仿1ml溶解,为脂溶性总生物碱供试液。上述用氢仿回流过的树脂挥尽氢仿后,加乙醇回流洗脱,乙醇液减压蒸干,甲醇1ml溶解,为水溶性总生物碱供试液。另以异谷树碱、箭毒碱、高阿罗莫林、去甲粉防已碱及轮环藤碱为对照品。吸取上述二供试液各0.6μl,对照品液适量,分别点样于碱性硅胶FG薄层板上,脂溶性总生物碱用氯仿甲醇(10:1)展开,水溶性生物碱部分用氯仿-甲醇-氨水(15:4:1)展开。晾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有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祛风止痛。主咽喉肿痛,白喉,热淋,石淋,牙痛,胃痛,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苎麻
- 虎刺
- 黑骨走马
- 射干
- 鳟鱼
- 海龟
- 狗毛
- 狐头
- 狐胆
- 紫革耳
- 錾菜
- 百灵草
- 大黄
- 狗筋蔓
- 红麸杨根
- 狗肝
- 山枇杷根
- 雉尾
- 紫铜矿
- 长毛香科科
- 海螺
- 四里麻
- 葛蕈
- 旋覆花根
- 红川乌
- 倒爪草
- 衣鱼
- 鹅内金
- 云支花
- 美汉草
- 杉木油
- 芸香
- 花叶矮沱沱
- 两指剑
- 云南荚蒾根
- 黑种草子
- 土桂皮
- 小茄
- 红管药
- 黄桷浆
- 泽珍珠菜
- 野京豆
- 龙须眼子菜
- 土百部
- 绿花独活
- 白花蛇舌草
- 九眼独活
- 落地生根
- 大三叶升麻
- 野扁豆
- 郎伞木
- 紫玉盘
- 水飞蓟
- 地涩涩
- 灯台树
- 一枝黄花
- 无风自动草
- 盒子草
- 竹节参
- 假蒟叶
- 西南水芹
- 厚叶川木香
- 黄荆
- 小果卫矛
- 滇山茶
- 冰凉花
- 走马芹
- 赤火绳
- 刺猬皮
- 赤小豆
- 荠苎
- 直立百部
- 刺萆薢
- 水胡满
- 桂丁
- 美商陆
- 荭草
- 牛肋筋
- 小木通
- 党参
- 金纽子
- 半边钱
- 毛木树
- 滑叶木通
- 鳞片水麻
- 乌药
- 扒地蜈蚣
- 大树三台
- 黄金菊根
- 刺梨叶
- 琼枝
- 八仙花
- 扁豆叶
- 白兰花
- 冰球子
- 斑鸠菊
- 八楞麻
- 白矾
- 鱼尾葵
- 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