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肝
《中华本草》:狗肝
拼音注音
Gǒu Gān
别名
狗
英文名
Dog's liver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肝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剥皮,剖腹,取其肝脏,鲜用。
原形态
家狗,狗是家畜之一。体形大小毛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的狗,体格匀称。鼻吻部较长,眼呈卵圆形,两耳或坚或垂。四肢科研矫健,前肢5趾,后肢4趾。具爪,但爪不能伸缩。尾呈环形或镰刀形。狗为肉食性动物,因长期驯化的结果,已变为杂食性动物,其嗅觉与听觉都很灵敏,记忆力很强,奔跑迅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狗的繁殖每年1-2次,仔数因品种而有所不同。一般2-3只,多至12只。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味
味甘;苦;咸;性温
归经
脾;胃经
功能主治
降逆气;止泻痢;祛风止痉。主脚气攻心;下痢腹痛;心风发狂;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外用:适量,捣涂。
注意
《中国动物药》:“曾有报道,炒食狗肝150g,即可引起中毒。主要中毒症状为剧烈头痛,厌食恶心,剧烈呕吐,头昏乏力;脸面皮肤鳞状脱屑。原因系狗肝富含维生素A所致。”
各家论述
《本草拾遗》:主脚气攻心,作生姜醋进之,当泄。先泄者勿服之。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狗肝
拼音注音
Gǒu Gān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犬科动物狗的肝。
性味
《医林纂要》:"甘苦咸,温。"
功能主治
治脚气,下痢腹痛。
《本草拾遗》:"主脚气攻心,作生姜醋进之,当泄。先泄者勿服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复方
①治下痢脐下切痛:狗肝一具,洗,细切,米一升,稀调煮粥,空腹点三两,合蒜吃,椒葱盐酱任性箸之。(《食医心镜》)
②治心风发狂:狗肝一具,硝石、黄丹各一钱半。上硝石、黄丹研匀,将狗肝批开,掺药在内,以麻缕缠缚,用水一升煮热,去麻,将肝药一顿细嚼,用煮肝药汁送下,不拘时侯。(《杨氏家藏方》黄石散)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紫铜矿
- 长毛香科科
- 海螺
- 四里麻
- 葛蕈
- 旋覆花根
- 红川乌
- 倒爪草
- 衣鱼
- 鹅内金
- 云支花
- 美汉草
- 杉木油
- 芸香
- 花叶矮沱沱
- 两指剑
- 云南荚蒾根
- 黑种草子
- 土桂皮
- 小茄
- 红管药
- 黄桷浆
- 泽珍珠菜
- 野京豆
- 龙须眼子菜
- 土百部
- 绿花独活
- 白花蛇舌草
- 九眼独活
- 落地生根
- 大三叶升麻
- 野扁豆
- 郎伞木
- 紫玉盘
- 水飞蓟
- 地涩涩
- 灯台树
- 一枝黄花
- 无风自动草
- 盒子草
- 竹节参
- 假蒟叶
- 西南水芹
- 厚叶川木香
- 黄荆
- 小果卫矛
- 滇山茶
- 冰凉花
- 走马芹
- 赤火绳
- 刺猬皮
- 赤小豆
- 荠苎
- 直立百部
- 刺萆薢
- 水胡满
- 桂丁
- 美商陆
- 荭草
- 牛肋筋
- 小木通
- 党参
- 金纽子
- 半边钱
- 毛木树
- 滑叶木通
- 鳞片水麻
- 乌药
- 扒地蜈蚣
- 大树三台
- 黄金菊根
- 刺梨叶
- 琼枝
- 八仙花
- 扁豆叶
- 白兰花
- 冰球子
- 斑鸠菊
- 八楞麻
- 白矾
- 虎刺
- 鱼尾葵
- 豆黄
- 大黄
- 细叶铁线莲
- 变蛋
- 鳝鱼骨
- 水冬瓜花
- 显脉罗伞
- 条裂山莴苣
- 枸橘刺
- 铁骨银参
- 甜地丁
- 山枇杷根
- 鱼鳞菜
- 白饭树根
- 无名子
- 地骷髅
- 峨屏草
- 红麸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