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铜矿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紫铜矿
拼音注音
Zǐ Tónɡ Kuànɡ
英文名
Bornite
出处
出自《药性考》
来源
药材基源:为硫化物类矿物斑铜矿的矿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rnite
原形态
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状,也有呈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状的,但极少见,通常成致密块状及散粒状产出。表面常被氧化而有蓝紫色斑状锖色,新鲜断面呈古铜褐色。条痕为淡灰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断口参差状。硬度3。比重4.9-5.0。性脆。具导电性。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经常与其他含铜硫化矿物辉铜矿、黄铜矿等共生;产于多种成因的铜矿、铜镍矿床。资源分布:云南、湖南、福建、广西湖北、四川、浙江、江西、陕西、河北等地均有产出。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粒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新鲜面呈古铜色,氧化面呈蓝紫色斑状锖色;不透明,金属光泽。其中常夹有白色杂石,表面不平坦。体较重,质硬脆,气、味均无。以块大、古铜色斑纹多、无杂石者为佳。[br]显微鉴别 反射偏光镜下:新鲜面为粉红至橙色反射色,很快变为淡紫色、紫罗蓝色。非均质性弱(经常不能看出)。反射率21(伏黄)。
化学成分
主要为Cu5FeS4,基中铜63.24%,铁11.20%,硫25.54%。其组成的变动范围很大,常能与辉铜矿、黄铜矿成固容体结合,其他混入物最常见的是银。
性味
咸;寒
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0.1g,加硝酸2ml,待激烈反应后,加水稀释成5ml,使其溶解,滤过,滤液显铜盐的各种反应。参见“绿青”条。[br](2)取本品粉要约0.1g,加稀硝酸2ml,使其溶解,滤过,滤液显铁盐的各种反应。参见“铁落”条。
归经
心;肺经
功能主治
接骨续筋。主骨折筋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煅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药性考》:镇心利肺,降气坠痰。火煅末用,可罨续筋骨折伤。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辞典》:紫铜矿
拼音注音
Zǐ Tónɡ Kuànɡ
出处
《药性考》
来源
为硫化物类矿物斑铜矿的矿石。
原形态
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状,也有呈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状的,但极少见,通常成致密块状及散粒状产出。表面常被氧化而有蓝紫色斑状铜色,新鲜断面呈古铜褐色。条痕为淡灰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断口参差状。硬度3。比重4.9~5.0。性脆。具导电性。常产于热液矿床及次生硫化矿床的富集带中。
化学成分
Cu5FeS4(Cu63.24%,Fe11.20%,S25.54%)。但其组成的变动范围很大,常能与辉铜矿、黄铜矿成固容体结合,其他混入物最常见的是银。
功能主治
《药性考》:"镇心利肺,降气坠痰。火煅末用,可罨续筋骨折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长毛香科科
- 海螺
- 四里麻
- 葛蕈
- 旋覆花根
- 红川乌
- 倒爪草
- 衣鱼
- 鹅内金
- 云支花
- 美汉草
- 杉木油
- 芸香
- 花叶矮沱沱
- 两指剑
- 云南荚蒾根
- 黑种草子
- 土桂皮
- 小茄
- 红管药
- 黄桷浆
- 泽珍珠菜
- 野京豆
- 龙须眼子菜
- 土百部
- 绿花独活
- 白花蛇舌草
- 九眼独活
- 落地生根
- 大三叶升麻
- 野扁豆
- 郎伞木
- 紫玉盘
- 水飞蓟
- 地涩涩
- 灯台树
- 一枝黄花
- 无风自动草
- 盒子草
- 竹节参
- 假蒟叶
- 西南水芹
- 厚叶川木香
- 黄荆
- 小果卫矛
- 滇山茶
- 冰凉花
- 走马芹
- 赤火绳
- 刺猬皮
- 赤小豆
- 荠苎
- 直立百部
- 刺萆薢
- 水胡满
- 桂丁
- 美商陆
- 荭草
- 牛肋筋
- 小木通
- 党参
- 金纽子
- 半边钱
- 毛木树
- 滑叶木通
- 鳞片水麻
- 乌药
- 扒地蜈蚣
- 大树三台
- 黄金菊根
- 刺梨叶
- 琼枝
- 八仙花
- 扁豆叶
- 白兰花
- 冰球子
- 斑鸠菊
- 八楞麻
- 白矾
- 虎刺
- 鱼尾葵
- 豆黄
- 大黄
- 细叶铁线莲
- 变蛋
- 鳝鱼骨
- 水冬瓜花
- 显脉罗伞
- 条裂山莴苣
- 枸橘刺
- 铁骨银参
- 甜地丁
- 山枇杷根
- 鱼鳞菜
- 白饭树根
- 无名子
- 地骷髅
- 峨屏草
- 红麸杨根
- 了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