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猪苗
《中华本草》:肥猪苗
拼音注音
Féi Zhū Miáo
别名
黄菊莲、猫耳朵、野麻叶、犁头草
英文名
Herb of Oldham Groundsel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蒲儿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oldhamianus Maxim.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蒲儿根 一或二年生草本,高40-80cm。茎直立,单一或稍有分枝,具白色软毛光滑。基部叶丛生,叶柄长6cm,基部具鞘;叶片近圆形,长约2.5cm,宽约3cm,长宽稀达8cm,先端急尖,基产浅心形,边缘有深及浅的重锯齿,上面近无毛,下面多少被白色蛛丝状毛,有常状脉;上部叶渐小,有短柄,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头状花序,复伞房状排列,常多数;花序梗细长,有时具细条形苞叶。头状花序,复伞房状排列,常多数;花序梗细长,有时具细条形苞叶;总苞宽钟状,直径4-5mm,长3-4mm,总苞片10余个,先端细尖,边缘膜质;舌状花1层,舌片黄色,条形;筒状花多数,黄色。瘦果,倒卵状圆柱形,长稍超过1mm;冠毛白色,长约3m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缘、草坡、荒地及路旁与林下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
味辛;苦;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活血。主痈疮肿毒;泌尿系感染;湿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钱全草大剂可用60-9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肥猪苗
拼音注音
Féi Zhū Miáo
别名
黄菊莲(《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菊科植物蒲儿根的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直立,单一,或稍有分枝,具白色软毛或近乎光滑。基部叶丛生,肾圆形,长约2.5厘米,宽约3厘米,边缘具不整齐的三角形的牙齿,上面稍有细毛,下面有白色蛛丝毛密生,叶柄长约6厘米,基部具鞘;中部叶肾圆形至广卵状心形,长3.5~4厘米,宽4~4.5厘米,先端短尖,有短柄;上部叶卵形,较小。头状花序,直径约1.2厘米,呈伞房状排列;总苞钟形,墓部无小苞;苞片线状披针形,边缘膜质;舌状花冠橘黄色,椭圆形,长约4毫米,具纵脉3~5条,顶端全缘或3齿裂;管状花长约4毫米,顶端5裂。瘦果圆筒形,长约1毫米,稍有细毛;冠毛白色,长约3毫米。花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阴湿地区。分布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
性味
《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疮疡。捣烂敷。"
②《广西药植名录》:"行血,解毒,清热,消肿。治金疮。"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粉绿藤
- 橄榄
- 功劳叶
- 桂枝
- 肺形草
- 广防风
- 古山龙
- 蜂蜜树
- 割舌罗
- 关白附
- 牯岭凤仙花
- 土牛膝
- 丁蛎
- 工布乌头
- 芙蓉菊根
- 飞机草
- 番杏
- 飞廉
- 翻白叶
- 腐婢
- 光刺长突球
- 光棍草
- 法罗海
- 粪鬼伞
- 防风草
- 附地菜
- 冠果草
- 干檀香根
- 广西美登木
- 风藤草根
- 翡翠
- 干地黄
- 飞龙掌血
- 费菜
- 光亮密网蕨
- 矩形叶鼠刺
- 兴安毛连菜花
- 莸
- 天名精
- 巴山虎
- 拦路虎
- 一枝蒿
- 百两金
- 珠芽蓼
- 松木皮
- 甘薯
- 建兰叶
- 天香炉
- 紫藤子
- 白茅根
- 赤茯苓
- 冲天果
- 露蜂房
- 喜马拉雅紫茉莉
- 川芎
- 红帽顶
- 苍山冷杉
- 西南小阴地蕨
- 黄花山柰
- 香水月季
- 博落回
- 蝴蝶藤
- 紫珠
- 土贝母
- 木兰寄生
- 赤地榆
- 白背青荚叶
- 一枝黄花
- 马鞍藤
- 海螺厣
- 牡丹藤
- 石仙桃
- 商陆花
- 碎骨红
- 中华莛子藨
- 树五加
- 蝇子草
- 绒毛桢楠
- 大一面锣
- 云南荚蒾根
- 鹿心草
- 大叶马尾连
- 阔叶石韦
- 苦苣苔
- 薏苡仁
- 蕨
- 九香虫
- 毛蕊花
- 泡泡草
- 虎杖
- 刺茶美登木
- 九节风
- 碱蓬
- 竹叶菜
- 山甘草
- 双飞蝴蝶
- 血余
- 栀子根
- 三品一枝花
- 陈火腿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