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陆花
《中华本草》:商陆花
拼音注音
Shānɡ Lù Huā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tolacca acinosa Roxb.[P。Esculentavan Houtt.」2.Phytolacca americana L.[P.Decandra L.]采收和储藏:7-8月花期采集,去杂质,晒干或阴干。
原形态
1 .多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光滑无毛。根粗壮,圆锥形,肉质,外皮淡黄色,有横长皮孔,侧根甚多。茎绿色或紫红色,多分枝。单叶互生,具柄;柄的基部稍扁宽;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2-15cm,宽5-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总状花序生于技端或侧生于茎上,花序直立;花被片5,初白色后渐变为淡红色;雄蕊8-10;心皮8-10个,分离,但紧密靠拢。浆果,扁圆状,有宿萼,熟时呈深红紫色或黑色。种子肾形黑色。花、果期5-10月。2.形态与上种相似,区别在于本种茎紫红色,棱角较为明显,叶片通常较上种略窄,总状果序下垂,雄蕊及心皮通常10枚。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路旁疏林下,或栽培于庭园。2.生于林下、路边及宅旁阴湿处。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2.分布于陕西、河北、江苏、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四川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花略呈颗粒状圆球形,直径约6mm,棕黄色或淡黄褐色,具短梗 。短梗基部有1枚苞片及2枚小苞片,苞片线形。花被片5,卵形或椭圆形,长3-4mm,雄蕊8-10,有时脱落,心皮8-10枚。有时可见顶弯稍反曲的短小柱头。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
性味
微苦;甘;平
归经
心;肾经
功能主治
化痰开窍。主痰湿上蒙;健忘;嗜睡;耳目不聪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g。
各家论述
1.《本经》: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2.《别录》:疗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3.《药性论》:能泻十种水病;喉痹不通,薄切醋熬,喉肿处外薄之瘥。4.《日华子本草》:通大小肠,泻蛊毒,堕胎,肿毒,敷恶疮。5.《医林纂要》:磨涂疮癣,杀虫。6.《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黄疸。7.《本草图经》:主人心惛塞,多忘喜误('误'一作'卧')。取花阴干百日,捣末,日暮酒服方寸匕。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商陆花
拼音注音
Shānɡ Lù Huā
别名
荡花(陶弘景)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商陆科植物商陆的花。
功能主治
《本草图经》:"主人心惛塞,多忘喜误(’误’一作’卧’)。取花阴干百日,捣末,日暮酒服方寸匕。"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兰草
- 海藻石
- 花叶九节木
- 暴马子
- 鸭脚木叶
- 悬钩子
- 赤小豆叶
- 昂天莲
- 过塘蛇
- 天罗水
- 马比木
- 多花猕猴桃
- 越南樟皮
- 南天竹根
- 捆仙丝
- 樟木
- 野茄树
- 蒙自草胡椒
- 桃叶蓼
- 木瓜核
- 磨盘根
- 竹叶吉祥草
- 长白假水晶兰
- 刺芋
- 宜梧
- 鱼鳔
- 狭叶露珠草
- 牛舌头
- 茵陈蒿
- 衣鱼
- 白枪杆根
- 野丹参
- 鸡蛋花
- 鄂西天胡荽
- 旋花苗
- 万年柏
- 虾须豆
- 倒爪草
- 地蜂子
- 透明草
- 猬心肝
- 椒目
- 凤尾兰
- 斩龙剑
- 蔓荆子
- 獾骨
- 黄零陵香
- 狭叶山胡椒
- 缬草
- 海鳗
- 大红袍
- 岩豆
- 散血草
- 小果皂角
- 柳叶亚菊蒿
- 蜂乳
- 七角风
- 龟胆汁
- 胆南星
- 骨碎补毛
- 羊须
- 鲤鱼脑
- 臭黄荆子
- 臭黄荆根
- 野三七
- 车桑仔叶
- 跌破勒
- 婆罗门皂荚
- 南川升麻
- 肥皂核
- 伊贝母
- 野芭蕉
- 戴星草
- 赛繁缕
- 软枣子
- 脐带
- 郎伞木
- 小金挖耳
- 梧桐白皮
- 紫菀
- 竹叶椒根
- 金光菊
- 小婆婆纳
- 杉叶
- 黄总花草
- 毛赪桐
- 小构树叶
- 夏丸
- 海粉
- 红毛蛇
- 大独脚金
- 红厚壳
- 水苋菜
- 滇瑞香
- 球衣藻
- 一把篾
- 铁草鞋
- 马尿烧
- 朝鲜崖柏仁
- 野茶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