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南星
《外治方》:胆南星
制法
共研细粉,混合。贮瓶勿泄气,备用。
功能主治
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100例,均获痊愈。
用法用量
睡前取药粉15克,用陈米醋调成粘厚糊状饼,敷贴两脚心(涌泉穴),外盖塑料薄膜,用纱布扎紧,每次敷贴12小时,一般3~4次即可。
摘录
《外治方》
《全国中草药汇编》:胆南星
拼音注音
Dǎn Nán Xīnɡ
英文名
ARISAEMA CUM BILE
来源
本品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
形状
本品呈方块状或圆柱状。棕黄色、灰棕色或棕黑色。质硬。气微腥,味苦。
性味
苦、微辛,凉。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薄壁细胞类圆形,充满糊化淀粉粒。草酸钙针晶束长20~90μm 。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8~60μm。
(2) 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 ,振摇,滤过,取滤液2ml 置试管中,加新制的糠醛溶液(1→100)0.5ml,沿管壁加硫酸2ml ,两液接界处即显棕红色环。
炮制
1法):将天南星磨粉、加入适量的牛胆汁在瓦盆中,混成糊状(每200斤南星,用1000只牛胆的汁分3次加入),日晒夜露至干,再磨成粉,加入胆汁拌匀成糊。如此反复直至胆汁全部吸干为止,色发黑,无麻辣味为止。
2法):将每130斤制南星磨粉,用1000只牛胆汁的水溶液(可以先将胆汁在铜锅中熬浓,约100斤熬成5斤,用时加适量的水冲稀)拌成糊状,置外面日晒夜露1~2个星期(防淋雨),可除其腥气,干后成灰褐色。
现制南星,1斤细粉用牛胆10只,汁水约40两,将浓缩的胆汁与之拌和,做成小块日晒夜露至干燥为止。
3法):天南星60斤,牛胆420只。将天南星用水洗净晒干磨粉,放缸内加牛胆汁拌匀,日晒(冬季则置暖室内),并时时搅拌,使南星发酵,半月后放在特制的二层蒸笼内,并分放两只锅中再加120只牛胆汁,蒸3天,冷后出锅放缸内,再次发酵;1月后,再蒸制,并放90只牛胆的汁,蒸3天(切忌水流入),出锅后,放入特制的大铝盘或搪瓷盘中,烘干,再蒸12小时,放在石板上,做成圆球形块,装入牛胆内晒干。
归经
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
用法用量
3~6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骨碎补毛
- 羊须
- 鲤鱼脑
- 臭黄荆子
- 臭黄荆根
- 野三七
- 车桑仔叶
- 跌破勒
- 婆罗门皂荚
- 南川升麻
- 肥皂核
- 伊贝母
- 野芭蕉
- 戴星草
- 赛繁缕
- 软枣子
- 脐带
- 郎伞木
- 小金挖耳
- 梧桐白皮
- 紫菀
- 竹叶椒根
- 金光菊
- 小婆婆纳
- 杉叶
- 黄总花草
- 毛赪桐
- 小构树叶
- 夏丸
- 海粉
- 红毛蛇
- 大独脚金
- 红厚壳
- 水苋菜
- 滇瑞香
- 球衣藻
- 一把篾
- 铁草鞋
- 马尿烧
- 朝鲜崖柏仁
- 野茶辣
- 红马蹄草
- 鲥鱼鳞
- 友水龙骨
- 麻布七
- 野鸦椿根
- 长果山橙
- 亚麻
- 凤眼果壳
- 蝇虎
- 挖耳草根
- 蚕退纸
- 白梅花
- 香蒲
- 普洱茶膏
- 紫萁
- 三七
- 大茶药根
- 白马骨
- 腊雪
- 一扫光
- 柔软石韦
- 窝儿七
- 漏斗菜
- 刺茶美登木
- 花叶九节木
- 芸香草
- 广西狗牙花
- 玫瑰茄
- 云南红豆蔻
- 悬钩子
- 棉花壳
- 老枪谷
- 豆油
- 兰草
- 雉
- 瑞香根
- 麻风树
- 李根皮
- 天罗水
- 极丽马先蒿
- 走边疆
- 海藻石
- 马刀肉
- 软皮树
- 毛叶石楠
- 网脉山龙眼
- 白背小报春
- 商陆花
- 黎罗根
- 石吊兰
- 暴马子
- 灰凤梨
- 芦子兰
- 马比木
- 菘子
- 过塘蛇
- 大树三台
- 南板蓝根
- 毛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