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南星
《外治方》:胆南星
制法
共研细粉,混合。贮瓶勿泄气,备用。
功能主治
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100例,均获痊愈。
用法用量
睡前取药粉15克,用陈米醋调成粘厚糊状饼,敷贴两脚心(涌泉穴),外盖塑料薄膜,用纱布扎紧,每次敷贴12小时,一般3~4次即可。
摘录
《外治方》
《全国中草药汇编》:胆南星
拼音注音
Dǎn Nán Xīnɡ
英文名
ARISAEMA CUM BILE
来源
本品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
形状
本品呈方块状或圆柱状。棕黄色、灰棕色或棕黑色。质硬。气微腥,味苦。
性味
苦、微辛,凉。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薄壁细胞类圆形,充满糊化淀粉粒。草酸钙针晶束长20~90μm 。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8~60μm。
(2) 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 ,振摇,滤过,取滤液2ml 置试管中,加新制的糠醛溶液(1→100)0.5ml,沿管壁加硫酸2ml ,两液接界处即显棕红色环。
炮制
1法):将天南星磨粉、加入适量的牛胆汁在瓦盆中,混成糊状(每200斤南星,用1000只牛胆的汁分3次加入),日晒夜露至干,再磨成粉,加入胆汁拌匀成糊。如此反复直至胆汁全部吸干为止,色发黑,无麻辣味为止。
2法):将每130斤制南星磨粉,用1000只牛胆汁的水溶液(可以先将胆汁在铜锅中熬浓,约100斤熬成5斤,用时加适量的水冲稀)拌成糊状,置外面日晒夜露1~2个星期(防淋雨),可除其腥气,干后成灰褐色。
现制南星,1斤细粉用牛胆10只,汁水约40两,将浓缩的胆汁与之拌和,做成小块日晒夜露至干燥为止。
3法):天南星60斤,牛胆420只。将天南星用水洗净晒干磨粉,放缸内加牛胆汁拌匀,日晒(冬季则置暖室内),并时时搅拌,使南星发酵,半月后放在特制的二层蒸笼内,并分放两只锅中再加120只牛胆汁,蒸3天,冷后出锅放缸内,再次发酵;1月后,再蒸制,并放90只牛胆的汁,蒸3天(切忌水流入),出锅后,放入特制的大铝盘或搪瓷盘中,烘干,再蒸12小时,放在石板上,做成圆球形块,装入牛胆内晒干。
归经
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
用法用量
3~6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铜罗伞
- 侧耳
- 山芹
- 毛五加皮
- 秤砣梨
- 槐胶
- 金堂葶苈
- 三角叶冷水花
- 公鱼
- 一品红
- 阴阳枫
- 狭叶香茶菜
- 臭梧桐花
- 紫苏子
- 僵蛹
- 双参
- 鸨油
- 鸡肝散
- 蛇退
- 沉香曲
- 蜂药
- 朴消
- 秋海棠茎叶
- 白马阴茎
- 索骨丹
- 榆皮涎
- 燕麦草
- 黑点草
- 杨梅叶蚊母树根
- 聚藻
- 风藤
- 二裂叶委陵菜
- 交连假瘤蕨
- 东北羊角芹
- 飞龙掌血叶
- 万丈深茎叶
- 黄花绿绒蒿
- 五脉绿绒蒿花
- 南方荚蒾
- 胡桃仁
- 栘枍
- 鸡麻
- 大驳骨
- 苎花
- 云南红豆蔻
- 葛上亭长
- 秋木瓜
- 山藤藤秧
- 木麻黄种子
- 瘤毛獐牙菜
- 鳝鱼血
- 白花菜
- 赤火绳
- 大黄
- 高原点地梅
- 岭南铁角蕨
- 花榈木
- 蝮蛇骨
- 油散木
- 无花果
- 小地扭
- 石油菜
- 冬青子
- 龙眼根
- 蜂蜜树
- 水红木根
- 黄花獐牙菜
- 藓生马先蒿
- 光裸星虫
- 凉山虫草
- 兔血
- 水松皮
- 蚌粉
- 鼠肝
- 何首乌
- 篱天剑
- 杨梅树
- 大管
- 决明子
- 油柑叶
- 鼠李根
- 毛苦瓜
- 脉耳草
- 野薴麻
- 苦豆根
- 海虾壳
- 野柿花
- 鼠尾粟
- 芦荟花
- 一枝蒿
- 紫茉莉子
- 蝼蛄虾
- 漆树根
- 虎尾轮
- 寒莓叶
- 厚朴果
- 柠条
- 南瓜子
- 女贞子
- 鮧鱼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