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根
《中华本草》:瑞香根
拼音注音
Ruì Xiānɡ Gēn
别名
雪花皮、土狗皮、软筋木、山棉皮。
英文名
Root of Winter Daphne,Root of Frangrant Daphne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Daphne odora Thunb.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phne odor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瑞香 常绿灌木,高约2m。枝细长,淡褐色,光滑无毛。叶互生;椭圆状长圆形,长5-8cm,宽1.5-2cm,全缘,先端钝或短尖,基部近楔形,上面深绿,下面淡绿,均平滑无毛。花富有香气,白色或淡红色,无毛,长约1.2cm,成头状花序,生于枝端;苞片6-10,披针形,宿存;萼筒外部具柔毛,4裂,长约8mm;无花冠;雄蕊8;雌蕊1,子房光滑。果实为浆果状,圆球形,红色。花期3-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原产我国,现多栽培于庭园。
形状
性状鉴别 主根分成2个支根。长约40cm,直径1-5mm,表面褐色有纵皱纹,表皮多破碎脱落,内里显黄白色;质地较为坚韧,不易折断。味甘、咸、无毒。
化学成分
瑞香根含瑞香黄烷素(daphnodorin)A、B、C、D,瑞香醇酮(daphneolone),瑞香素(daphnetin)、西瑞香素(daphnoret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瑞香新素(daph-neticin),瑞香辛(odoracin),瑞香春(odoratrin),格尼迪木春(gniditrin)及12-O-苯甲酸-14-O-(2E,4E)-癸二烯酰-5β,12β-二羟基瑞香树脂酮醇-6a,7a-环氧化物[12-O-benzoyl-14-O-(2E,4E)-decadienoyl-5β,12β-dihydroxy-resiniferonol-6a,7a-oxide]等4种瑞香烷型(daphnanetype)二萜酯。瑞香茎皮含瑞香黄烷素A、B、C、D。
性味
味辛;甘;性平
归经
脾;肝;胃经
功能主治
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胃脘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
复方
①治胃脘痛: 瑞香根五两,端香花一两。研末,每日一次,每次一钱,开水送服。 (江西《草药手册》)②治毒蛇咬伤: 瑞香根,用烧酒磨成浓汁,涂伤口周围及肿胀部分,干又涂。 (江西《草药手册》)③治跌打损伤: 瑞香根皮或树皮,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
《医学集成》:急喉风, 用白花者研水灌之。跌打损伤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瑞香根
拼音注音
Ruì Xiānɡ Gēn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根或根皮。
性味
《纲目》:"甘咸,无毒。"
功能主治
《医学集成》:"急喉风,用白花者研水灌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
复方
①治胃脘痛:瑞香根五两,瑞香花一两。研末,每日一次,每次一钱,开水送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毒蛇咬伤:瑞香根,用烧酒磨成浓汁,涂伤口周围及肿胀部分,干又涂。(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跌打损伤:瑞香根皮或树皮,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齐墩果
- 肉豆蔻
- 蚺蛇胆
- 三叶海棠
- 桦木皮
- 野山楂
- 十字苔草
- 乳花
- 轻粉
- 三铃子
- 青礞石
- 雀卵
- 青香藤
- 肉根还阳参
- 荛花
- 软丝藻
- 软枣子
- 三叶排草
- 三月泡
- 三棱马尾
- 三楞筋骨草
- 再生稻
- 青灰叶下珠
- 青葙花
- 青藤子
- 雀梅藤叶
- 栲栗
- 绒毛鸭脚木
- 蒙自赤杨
- 三棱
- 青箭
- 青脚莲
- 伤寒头
- 青蒜
- 厚朴
- 人参芦
- 马刀
- 雀榕叶
- 青琅玕
- 乌榄核
- 肉桂
- 青蒿子
- 三点金草
- 雀翘
- 伸筋草
- 鞘菝葜
- 蜻蜒兰
- 上山虎
- 青羊参
- 青鳞鱼
- 三叉凤尾蕨
- 人参
- 雀脑
- 丝点地梅
- 入地蜈蚣
- 三叶茶
- 丝瓜蒂
- 青蟹
- 接骨树皮
- 人乳汁
- 三加皮
- 三升米
- 三叶鬼针草
- 升药底
- 大一面锣
- 黑芝麻
- 还亮草
- 万寿菊
- 东风螺
- 榕须
- 雀榕根
- 丝带蕨
- 青葙
- 青蛙胆
- 青海鸢尾子
- 软蒺藜
- 三对节
- 黄蜀葵
- 三块瓦
- 铅霜
- 野猪皮
- 砂茴香子
- 尾叶越橘
- 芜菁子
- 镜面草
- 玉簪花
- 费菜
- 秤杆升麻
- 木本猪毛菜
- 脓见愁
- 虾须草
- 多花猕猴桃
- 马乳
- 对马耳蕨根
- 华中瘤足蕨
- 枳茹
- 白英
- 小草乌
- 鱼虱子
- 鸢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