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螺
《中华本草》:东风螺
拼音注音
Dōnɡ Fēnɡ Luó
别名
甜螺、南风螺
来源
药材基源:为蛾螺科动物泥东风螺和方斑东风螺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abylonia lutosa(Lamarck)2.Babylonia oreolata(Lamarck)采收和储藏:10-12月间,用拖网采捕,捕得后,入沸水内,使壳与肉分开,取肉,鲜用。
原形态
1.泥东风螺,贝壳长卵圆形,质坚厚,一般壳高56-70mm,宽约为高的2/3,螺层8-10层,缝合线明显,螺旋部呈圆锥形,每层迅速增高,膨圆菜部3-4层的上部形成肩角,肩角下面略直。壳表灰白色,外被黄褐色表皮,有砦个体具有隐约的淡褐色斑块。壳表光滑,生长线明显。壳口长卵形,内面白色,有光泽。外唇较薄,内唇加厚外卷。脐不深。有的个体脐孔被内唇所遮盖。前沟圆形的粗肋。厣角质,长卵圆形,坚厚,棕色,核位于前内侧。2.方斑东风螺,贝壳长卵圆形,质坚固,一般壳高72-84mm,宽40-46mm,形状似泥东内螺而稍大。螺层约9层,缝合线处呈附梯或红褐色的四方形斑块,体螺层上有3行斑块,上面一行斑块较大。壳口呈半圆形,壳内面白色,可透视壳面斑块颜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7-30m水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肉食性。2.生态环境及分布与前种同。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性味
味甘;咸;微寒
功能主治
止血;润燥。主鼻衄;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琉璃草果实
- 龙骨莲
- 护心胆
- 回阳生
- 小羊桃
- 多裂独活
- 野樱桃
- 狭叶蓬莱葛
- 百解马兜铃
- 小丁香
- 五色草
- 血余
- 五叶木通
- 单肾草
- 石帆
- 大黄草
- 桑枝
- 小花青藤
- 大对经草
- 枇杷
- 百药煎
- 巴东岩白菜
- 大叶胡枝子
- 山香圆
- 小花黄堇
- 小叶杨
- 委陵菜
- 小毒芋
- 大一面锣
- 毛黄堇
- 白薇
- 红花月见草
- 马槟榔
- 山木通
- 宽叶杜香
- 定草根
- 心叶虎耳草
- 帘子藤
- 黄花参
- 驴肾
- 大叶藤
- 光里白
- 红血藤
- 紫薇花
- 蓝花葱
- 山矾
- 胡葱
- 米饭花果
- 大叶桉
- 小儿血参
- 黄水藨叶
- 糠谷老
- 叶底珠
- 两面刺
- 卵叶娃儿藤
- 祁连山圆柏
- 墨旱莲
- 葎草根
- 心叶荆芥
- 大散血
- 八角枫根
- 岗松
- 落霜红根
- 大火草根
- 虎杖香蕈
- 红头翁
- 灰毛婆婆纳
- 毛蕨根
- 蔓荆子叶
- 小齿锥花
- 西藏角蒿
- 单刀根
- 大巢菜
- 虎咬癀
- 蓝花石参
- 龙头草
- 红茄苳
- 厚叶算盘子
- 绵枣儿
- 桑根
- 小叶凤凰尾巴草
- 小苦参
- 红寒药
- 秃叶红豆树
- 蓝花参
- 柳叶斑鸠菊
- 东风螺壳
- 水榆
- 东紫堇
- 木通七叶莲
- 春砂花
- 枪刀药
- 南丹参
- 木莲
- 狭叶败酱
- 柳叶剑蕨
- 丁香
- 酸枣根皮
- 红花酢浆草
- 地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