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藤
《中华本草》:冬瓜藤
拼音注音
Dōnɡ Guā Ténɡ
英文名
Stem of Chinese Waxgourd
出处
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nincasa hispida(Thunb.) Cog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长约6m。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5-20cm,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叶片肾状近圆形,宽15-30cm5-7浅裂或有时中裂,裂片宽卵形,先端急尖,边缘有小齿,基部深心形,两面均被粗毛,叶脉网状,在叶背面稍隆起,密被毛。郑须生于叶腋,2-3歧,被粗硬毛和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被硬毛;花萼管大辩论,裂片三角卵形,边缘有锯齿,反折;花冠黄色,5裂至基部,外展;雄花有雄蕊3,花丝分生,花药卵形,药室呈S形折曲;雌花子房长圆筒形或长卵形,密被黄褐色长硬毛,柱头3,略扭曲。瓠果大型,肉质,长圆柱状或近球形,长25-60cm,径10-25cm,表面有硬毛和蜡质白粉。种子多数,卵形,白色或淡黄色,压扁。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通经活络。主肺热咳痰;关节不利;脱肛;疮疥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9-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煎水或烧灰洗。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洗疮疥。2.《纲目》:捣汁服,解木耳毒,煎水洗脱肛。3.《本草再新》:活络通经,利关节,和血气,去湿追风。4.《随息居饮食谱》:秋后齐根截断,插瓶中,取汁服,治肺热,痰火,内痈诸证。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冬瓜藤
拼音注音
Dōnɡ Guā Ténɡ
出处
《日华子本草》
来源
为葫芦科槐物冬瓜的茎。夏、秋采取。
性味
《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
治肺热痰火,脱肛。
①《日华子本草》:"洗黑酐,并洗疮疥。"
②《纲目》:"捣汁服,解木耳毒,煎水洗脱肛。"
③《本草再新》:"活络通经,利关节,和血气,去湿追风。"
④《随息居饮食谱》:"秋后齐根截断,插瓶中,取汁服,治肺热,痰火,内痈诸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煎水洗。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观音苋
- 绵羊角
- 蛏肉
- 小叶买麻藤
- 山桂皮
- 抱树莲
- 猫肝
- 奇蒿
- 密花角蒿
- 风车儿
- 一扫光
- 芦竹箨
- 黑面叶
- 大泡通叶
- 水翁叶
- 杉材
- 关东丁香
- 毛果算盘子
- 云南荚蒾根
- 白苋
- 桐子花
- 中国繁缕
- 小狮子
- 藤乌头
- 枳椇叶
- 紫油木叶
- 枳椇根
- 小对叶草
- 金丝草
- 朱蕉花
- 石蜈蚣
- 柱果木榄果
- 白背三七
- 土草果
- 兔肉
- 西南文殊兰
- 树刁
- 枣树皮
- 雾水葛
- 黄荆
- 樗白皮
- 黑花韭
- 紫背绿
- 紫花卫矛
- 红筷子
- 裂叶双盖蕨
- 毛叶白粉藤
- 龙爪叶
- 鞭叶铁线蕨
- 井边茜
- 甜果藤
- 牛角瓜
- 穿鞘花
- 杜鹃花果实
- 野扇花果
- 黄麻叶
- 三果木皮
- 小黄树
- 野山茶
- 蜀葵叶薯蓣
- 倒插花
- 麦奴
- 扶桑
- 三角叶风毛菊
- 书带蕨
- 海参内脏
- 润鳞鳞毛蕨
- 野决明
- 旋花苗
- 细叶刺针草
- 中华胡枝子
- 莲须
- 猴樟果
- 楮茎
- 柞木枝
- 火腿
- 蒺藜
- 蓖麻蚕
- 穗花杉叶
- 匙叶龙胆
- 大驳骨
- 狭叶荨麻
- 木通根
- 黄龙藤叶
- 蜜蜡
- 九管血
- 十姊妹
- 杜楝
- 天山花楸
- 野薴麻
- 丝绵
- 紫椴
- 鳞瓦韦
- 云南野砂仁
- 弹裂碎米荠
- 球花党参
- 梨枝
- 合掌草
- 甘青铁线莲
- 山杨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