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蒴曲尾藓
《中华本草》:多蒴曲尾藓
拼音注音
Duō Shuò Qǔ Wěi Xiǎn
别名
大曲尾藓
来源
药材基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多蒴曲尾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ranum majus Turn.[D.scoparium Hedw.var.majus(Tum.)Wahle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植物体较大,黄绿色。茎高4-10cm,稀分枝,下部具假根。叶密生,长披针形,叶尖细长镰刀状弯曲,叶缘上部具细齿,中肋细,长达叶尖,背部具刺突。叶片下部细胞长形或长圆形,厚壁,中上部细胞长菱形或长圆形,角细胞分化明显,长方形,由1-3层细胞组成。雌雄异株。蒴柄长2-5cm,常多数聚生;孢蒴长卵形,弓形弯曲,平列或倾斜;蒴齿单层;蒴盖圆锥形,具长喙。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湿地上。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云南、西藏等地。
形状
1.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丛生的团块状,黄绿色。湿润分离后茎长4-10cm,细柔,少分枝,基部密生线状黄棕色假根,叶密生向一侧弯曲,狭披针形,基部较宽,下延向内卷呈耳状,上部渐狭,全缘,上部具锐锯齿,中肋明显,直达叶尖,背面具齿。有的可见多数丛生的细长蒴柄,顶端斜生卵状圆柱形孢蒴,蒴盖圆锥形,具长喙。气微,味淡。[br]2.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叶细胞长方形,上部为2层细胞,基部具多层细胞,无色透明,稀呈黄棕色。
化学成分
多蒴曲尾藓植物体含15种氨基酸,其中主要为精氨酸(arginine),丝氨酸(serine),丙氨酸(ala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atic acid)。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主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五色梅根
- 松香
- 滇绿豆
- 西施舌
- 多花野牡丹
- 水罗伞
- 大叶云实
- 桑叶露
- 老头草
- 老蛇头
- 槠子皮叶
- 杜鹃花
- 水兰叶
- 滇苦菜
- 羽叶三七
- 腰子草
- 梓树
- 软水黄连
- 薄荷脑
- 高山栲
- 独叶白芨
- 吊山桃
- 杜根藤
- 树救主
- 滇瑞香
- 白屈菜
- 滇瓦花
- 芦莉草叶
- 象牙
- 野火绳
- 野素馨
- 披叶苔
- 西瓜子壳
- 大团囊虫草
- 桑瘿
- 桑黄
- 红花
- 马蹄细辛
- 月季花叶
- 乌蛇皮
- 大靛根
- 密花美登木
- 羊蹄甲
- 药用狗牙花
- 浙雁皮
- 公鱼
- 独脚柑
- 腰骨藤
- 黑皮跌打
- 美味牛肝
- 羊黄
- 樱草根
- 豨莶果
- 桑叶汁
- 锥栗
- 凤丫草
- 地磨薯
- 桑芽
- 紫荆果
- 罗布麻叶
- 树甘草
- 孔雀草
- 水白蜡树皮
- 鼠肾
- 石南藤
- 虾壳钱
- 榅桲皮
- 土连翘
- 樟木子
- 藁本
- 虾子花叶
- 茵陈蒿
- 翡翠
- 羊胎
- 白绒草
- 苦竹笋
- 老白花
- 女贞子
- 罗平蓟
- 血满草
- 地梭罗
- 独叶一枝花
- 荠宁
- 披针叶兔耳风
- 董棕粉
- 水牛尾
- 蜻蜒兰
- 千金花
- 滇白芷
- 峨山雪莲花
- 椴树根
- 杜仲藤
- 独花兰
- 二色补血草
- 滇海水仙花
- 豆瓣七
- 铁马豆
- 独椒
- 独叶岩珠
- 蝴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