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子叶
《中华本草》:诃子叶
拼音注音
Hē Zǐ Yè
英文名
Medicine Terminalia Leaf, Leaf of medicine Terminalia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minalia chebula Retz.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叶,晒干。
原形态
乔木,高达30m。枝近无毛,皮孔细长,白色或淡黄色,幼枝黄褐色,被绒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粗壮,长1.8-2.3cm,距顶端1-5mm处有2(-4)腺体;叶往卵形或椭圆形,长7-14cm,宽4.5-8.5cm,先端短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偏斜,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密被细瘤点;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有时又组成圆锥花序;花两性;花萼管杯状,淡绿带黄色,长约3.5mm,5齿裂,长约1mm,三角形,外面无毛,内面被黄棕色的柔毛;花瓣缺;雄蕊10,高出花萼之上,花药小,椭圆形;子房下位,1室,圆柱形,长约1mm,被毛,干时变黑褐色,花柱长而粗,锥尖。核果,卵形或椭圆形,长2.4-4.5cm,径1.9-2.3cm,青色,粗糙,无毛,成熟时变黑褐色,通常有5条钝棱。花期5月,果期7-9月。本变种与诃子的区别在于:幼枝、幼叶全被铜色平伏长柔毛;苞片长过于花;花萼外无毛;果卵形,长不足2.5c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800,的疏林中。生于海拔800-1100m的阳坡、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广东,广西有栽培。分布于云南。
性味
味苦;微涩;性平
归经
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隆气化痰,止泻痢。主痰咳不止;外泻;外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各家论述
《本草纲目》:下气消痰,止渴及泄痢,煎饮服。功同诃黎。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诃子叶
拼音注音
Hē Zǐ Yè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叶片。
化学成分
含莽草酸、去氢莽草酸、奎宁酸、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等。还含鞣质约10%。
功能主治
《纲目》:"下气消痰,止渴及泄痢,煎饮服。功同诃黎。"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黑龙串筋
- 山胡椒叶
- 蚕豆
- 八哥
- 野牡丹根
- 野海棠
- 多头风轮菜
- 砂漏芦根
- 翻白草
- 角果木叶
- 河蚌
- 异野芝麻
- 石串莲
- 樗叶花椒
- 棱枝槲寄生
- 松根
- 红牛毛刺
- 山柳
- 越橘
- 藏报春花
- 血人参
- 兴安白头翁
- 蚕豆叶
- 狗筋蔓
- 三楞筋骨草
- 石芥菜
- 蒲蒻
- 刺李
- 甘菊
- 小白蒿
- 独脚金
- 蜈蚣兰
- 草红藤
- 野花椒叶
- 啤酒酵母
- 野漆树叶
- 节节草
- 石瓜子莲
- 大苞叶千斤拔叶
- 地莓子
- 新疆雪莲
- 柳叶亚菊蒿
- 麻油
- 猴楠
- 烧伤藤
- 花皮胶藤
- 红楠
- 狗狗秧
- 番石榴子
- 小果白刺
- 蝌蚪
- 红牛皮菜
- 黄背草果
- 土羌活
- 大白顶草
- 山樱桃
- 秋木瓜
- 杉叶藻
- 阿育魏实
- 刺血红
- 戎盐
- 腺花香茶菜
- 野梨枝叶
- 毒箭羊角拗
- 黄明胶
- 小罗伞
- 沙地柏
- 川鄂山茱萸
- 西北莸
- 厚皮树皮
- 大山黧豆
- 乌蔹莓五加
- 岩萝卜
- 旋花苗
- 金刚刺
- 小血藤
- 不凋木
- 华东阴地蕨
- 红背桂
- 刺楸茎
- 小茜草
- 干檀香
- 山蚂蝗
- 石吊兰
- 山藿香
- 牛耳大黄
- 节节花
- 熊脂
- 麻鱼骨
- 柳花
- 地棠花
- 条叶垂头菊
- 银箔
- 海底柏
- 寒莓
- 榈木
- 野牡丹子
- 南瓜根
- 林背子
- 花椒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