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绵绵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绵绵
别名
小野芝麻、蜘蛛草
来源
唇形科地绵绵Galeobdolon chinense (Benth.) C. Y. Wu,以块根入药。
生境分布
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功能主治
外伤止血。
用法用量
外用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地绵绵
拼音注音
Dì Mián Mián
别名
蜘蛛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小野芝麻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eobdolon chinense(Benth.)C.Y.Wu[Lamium chinense Benth.]
原形态
小野芝麻,草本植物,高10-60cm。有时具块根。茎直立,四棱形,密被污黄色绒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5-4cm,宽1.1-2.2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圆具状锯齿,上面密被贴生的纤毛,下面被污黄色绒毛。轮伞花序2-4花,腋生于上总工戏叶内;苞内线形,长约6mm,早落;花萼管关钟形,长约1.5cm,外面被密绒毛,萼齿5,等在,披针形,长4-6mm,先端呈芒状;花冠粉红色,长约2.1cm,外面被白色长 柔行,内面下部有毛环,上唇倒卵圆形,长1.1cm,基部渐狭,下唇较短,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较长,花丝扁平,无毛。,花药紫色,卵圆形,2室,叉开;子房4裂,无毛,柱头2浅裂;花盘杯状。小坚查倒卵圆状三棱形,长约2.1mm,顶端截形。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境分布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北部及广西东北部。
功能主治
止血。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适怛,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黄杨叶
- 獐耳细辛
- 辣薄荷
- 草金杉
- 粤瓦韦
- 姊妹树
- 黄蜀葵
- 薯莨
- 大夜关门根
- 刺玫
- 手掌参
- 巴豆壳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地蔷薇
- 球核荚蒾
- 杜鹃
- 珊瑚冬青
- 钩苞大丁草
- 马蹄草
- 锯叶竹节树
- 臭山羊
- 罗锅底
- 蜀葵花
- 水红木花
- 石斑鱼
- 多蒴曲尾藓
- 石花
- 滇绿豆
- 金雀根
- 水狼萁
- 三丫苦叶
- 曾青
- 鲦鱼
- 黄三七
- 大白杜鹃
- 黄缨菊
- 鼬鼠肉
- 宜昌楼梯草
- 水飞蓟
- 败毒草
- 一叶萩
- 扶桑金星蕨
- 千金坠
- 猪苓
- 古柯
- 香构
- 水稻清
- 蛤壳
- 黄紫堇
- 小花梾木
- 白云瓜
- 三楞筋骨草
- 三叉虎根
- 稻谷芒
- 尖顶地星
- 红地榆
- 藕粉
- 紫雪花
- 一颗血
- 白花菜
- 甲香
- 石刁柏
- 茼蒿
- 鱼脑石
- 矮人陀
- 山羊角
- 茯苓皮
- 救必应
- 川谷根
- 藕节
- 毛莲蒿
- 黄鲴鱼
- 大叶紫薇
- 虎皮草
- 石鳖
- 茉莉叶
- 蚌壳草
- 猪脾
- 点腺过路黄
- 幼油草
- 黑壳楠
- 豆瓣七
- 紫油木叶
- 水红木叶
- 鼠胆
- 川牛膝
- 水芹菜
- 野花椒皮
- 竹叶子
- 鱼串草
- 草红藤
- 牛肋筋
- 蜂房
- 紫红鞭
- 雕骨
- 大昏头鸡
- 黄缅桂果
- 花皮胶藤
- 通骨消茎叶
- 牛目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