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目椒
《中华本草》:牛目椒
拼音注音
Niú Mù Jiāo
别名
白节藤、九牛入程、扣带锁红、牛目周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钱科植物华马钱、伞花马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trychnos cathayensis Merr.2.Strychnos umbellata(Lour.)Merr.[Cissusumbellata Lour.;S.Paniculata Champ.ex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1.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常变态为成对的螺旋状曲钩。叶对生;叶柄长2-4mm;叶片近革质,长椭圆形至窄长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钝至圆形,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通常无光泽而被疏柔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3-4cm;花序梗与花梗均被微毛;花5数;小苞片卵状三角形;花萼裂片卵形,外面被微毛;花冠白色,长1.2cm,花冠管远比花冠裂片长;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比花药短;雌蕊长达11mm,子房卵形,花柱伸长,柱头头状。浆果圆球形,直径1.5-3cm,内有种子2-7颗;种子圆盘形,宽2-2.5cm,被短柔毛。花期4-6月,果期6-12月。2.本种与华马钱的区别为:聚伞形花序排列成圆锥状,长6-12cm;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比花冠管长3倍;花药长卵形,基部心形,被倒向长柔毛。浆果直径约1.2cm,内有种子1-3颗。花期3-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疏林下或山坡灌丛中。2.生于山地林中。资源分布:1.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
华马钱种子含生物碱:戴氏马钱碱(diabo-line),11-甲氧基戴氏马钱碱(11-mmethoxydiaboline),亨氏马钱醇碱(henningsoline)[1].
性味
苦;辛;性温;大毒
归经
肝;心;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主风寒湿痹;寒湿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和种子:味甘、苦、辛、性温。有毒。有祛风、解热、止痛、止血功能。用于头痛,心气痛、刀伤、疟疾、风寒湿痹、水肿。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莲座革菌
- 戴胜
- 铁
- 独角牛
- 熊脑
- 象头花
- 铜罗汉
- 红地榆
- 鸢脑髓
- 青头雀
- 蜈蚣藻
- 藕粉
- 鱼狗
- 蛇菰
- 鸐雉
- 蓖麻子
- 蛇莓
- 野枇杷
- 杜松
- 钝齿铃子香
- 鸭儿芹
- 欧泽芹
- 鼠肾
- 达仑木
- 一把伞
- 鹰头
- 鼋甲
- 鸢根
- 独角莲
- 冻绿刺
- 冬里麻
- 鼬鼠肉
- 赛金刚
- 四方蒿
- 豆渣树
- 四楞蒿
- 腹水草
- 冬瓜叶
- 豆腐皮
- 酸枣肉
- 酸藤木
- 鱼尾葵叶
- 东北桤木
- 复叶耳蕨
- 山货榔
- 空心泡
- 鱼香草
- 短瓣花
- 苒苒草
- 蝤蛴
- 铁皮石斛
- 麝香壳
- 白果槲寄生
- 酸枣根
- 白首乌
- 望月砂
- 拐芹
- 枇杷花
- 核子木
- 西藏土连翘
- 鬼毛针
- 香苏草
- 小黑药
- 飞机草
- 鸡筋参
- 阿胶
- 虎掌南星
- 关白附子
- 黄精叶钩吻
- 青鱼胆
- 耐冬果
- 狭叶当归
- 鹗骨
- 铅灰
- 黄石脂
- 鹅蛋壳
- 土木香
- 小红蒜
- 香胶木根皮
- 谷精草
- 通草
- 高粱七
- 小猪鬃七
- 红丹参
- 猴樟果
- 旋复花
- 荠苨
- 铁藤
- 青蒿根
- 青黛
- 雀舌豆
- 青兰
- 鳜鱼
- 青骨藤
- 黄背草苗
- 黄紫堇
- 卵叶贝母
- 绒背蓟
- 鹅毛
- 香橼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