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蔷薇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蔷薇
拼音注音
Dì Qiánɡ Wēi
别名
直立地蔷薇、茵陈狼牙
来源
蔷薇科地蔷薇Chamaerhodos erecta (L.) Bung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内蒙古、陕西、新疆。
性味
苦、微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全草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地蔷薇
拼音注音
Dì Qiánɡ Wēi
别名
追风蒿(《内蒙古中草药》),茵陈狼牙(《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出处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地蔷薇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备用。
原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茎细,直立,被长柔毛和短腺毛,上部多分枝。基生叶有长叶柄,3深裂,裂片再3~5深裂成小裂片,小裂片再次分裂成线形细裂片,有长柔毛和短腺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羽状深裂,有短叶柄或近无柄;托叶3深裂。圆锥花序,花小,直径3~5毫米,粉红色或白色;萼片与萼筒等长或稍长;花瓣比萼片短、等长或稍长。瘦果卵球形,先端尖锐,黑色。
生境分布
生于沙地、砾石地及干山坡。分布东北及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
性味
味苦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湿。
复方
治风湿性关节炎:追风蒿适量,煎汤洗患处。(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木姜花
- 草玉梅
- 小獐毛
- 大尾摇
- 木奶果
- 野灯草
- 豪猪肉
- 松鼠
- 虾蟆肝
- 丁香蓼根
- 大发汗
- 菥蓂
- 信石
- 山矾花
- 白带草
- 蝉花
- 斑鸠
- 斑鸠占叶
- 白仙茅
- 白乳菇
- 斑竹根
- 波斯菊
- 波罗蜜树液
- 暴马子
- 白杜鹃花
- 黄花铁线莲
- 山海螺
- 荭草
- 马蹄甲
- 李根皮
- 小苏苏棵花
- 南岭黄檀
- 大山黧豆
- 叶上果根
- 金钗凤尾蕨
- 旋花苗
- 丽子藤
- 花苜蓿
- 南天竹叶
- 淡秋石
- 刺楸茎
- 虎肉
- 大青木
- 新疆卫矛
- 孔雀草
- 山蚂蝗
- 雉脑
- 合树菌
- 野西瓜苗子
- 毛菊苣
- 木达地黄
- 蘘草
- 旋复花
- 鮠鱼
- 鸢油
- 断肠草
- 小箭草
- 米仔兰
- 九倒生
- 大风药
- 矮脚枫叶
- 小接骨丹
- 眼子菜根
- 棕榈子
- 金花树
- 慈竹
- 大叶骨牌草
- 榔榆皮
- 奶浆参
- 鸭舌鱼鳖
- 光叶石楠
- 沙旋复花
- 深山黄堇
- 鸡嗉子叶
- 多头风轮菜
- 老头草
- 木莲
- 毛五加皮
- 瞿麦
- 米饭花果
- 七角枫
- 木通七叶莲
- 土蜂
- 买麻藤
- 茅香
- 毛木耳
- 蔓斑鸠菊
- 马来蒲桃
- 野苋菜
- 粗腿羊肚菜
- 盐麸子
- 雪三七
- 小叶石楠
- 梅花参
- 黄瘤孢
- 连香树
- 木槿叶
- 旋花
- 西南水芹
- 牛儿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