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中国药典》:佛手
拼音注音
Fó Shǒu
别名
佛手柑、手柑
英文名
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形状
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性味
辛、苦、酸,温。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棕黄色。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壁不均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多角形,偶见类圆形气孔。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多角形的薄壁细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双锥形。
(2) 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佛手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归经
归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用法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橙叶
- 马绊草
- 猪肉
- 月季花根
- 食盐
- 人头七
- 省藤
- 白茅根
- 糯稻根
- 乳源木莲果
- 粟米
- 都拉鸢尾
- 紫花卫矛
- 万年青叶
- 虎石头
- 青蛇莲
- 黄杨子
- 独一味
- 长杆兰
- 青葙子
- 大葫芦
- 大四块瓦
- 柘木
- 兴木蒂那布
- 猪獠参
- 猪肾
- 楮茎
- 棕榈花
- 山木通根
- 獐骨
- 白骨走马
- 黄寿丹
- 大叶骨牌草
- 辣子草
- 桂花
- 藏茴香
- 小花清风藤
- 鸲鹆
- 大榆蘑
- 枫香寄生
- 长梗千里光
- 南五味子叶
- 大叶凤尾
- 大叶拿身草
- 浮萍
- 大叶胡枝子
- 獭肝
- 婆罗门皂荚
- 金边莲
- 戴星草
- 草金杉
- 酒糟
- 白马骨
- 三七
- 蒜梗
- 蛤蜊肉
- 虎耳还魂草
- 福建胡颓子叶
- 黄瓜子
- 鹰不扑
- 山羊肝
- 香草兰
- 鸡公柴
- 电灯花
- 川山橙根
- 罗汉松叶
- 红土子
- 野豌豆
- 小黑药
- 铅丹
- 玫瑰茄
- 棕竹根
- 云南红豆蔻
- 楮树根
- 牛巴嘴
- 苒苒草
- 水木草
- 鬼臼
- 阴香叶
- 倒心叶桃叶珊瑚
- 水苏
- 蓖麻根
- 铅灰
- 赤阳子
- 银老梅
- 石螃蟹
- 凤冠草
- 挖耳草根
- 驴耳风毛菊
- 水榆果
- 鱼狗
- 牛齿
- 长白楤木
- 野芫荽
- 香橼根
- 荷梗
- 蛇葡萄
- 芭蕉根
- 和合草
- 石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