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耳风毛菊
《中华本草》:驴耳风毛菊
拼音注音
Lǘ ěr Fēnɡ Máo Jú
别名
狗舌头、驴耳朵、风毛菊
英文名
all-grass of Meadow Saussurea
出处
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草地风毛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amara (L) DC.[Serratula amara L.;S.glomerata Poi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草地风秘菊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0cm。具根状茎;地上茎近无毛。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2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上部叶渐小,全缘,下面有腺点;基生叶与下部叶有1-2.5cm的叶柄,上部叶无柄。壮举状花序排成伞房状,直径1-1.5cm;总苞钟状,长13-15mm,总苞片4层,外面具蛛丝状毛及短微毛,外层先端有细齿或3裂,中层有膜质粉红色具锯齿的附片;管状小花,花冠粉红色,长约15mm,有腺点。瘦果长圆形,长约3mm;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地荒地或森林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结。主瘰疬;痄腮;疖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外用于淋巴结核,腮腺炎,疔肿。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角翅卫矛
- 明胶
- 地骨皮
- 锯齿王
- 大黄
- 银丝杜仲
- 柠檬桉叶
- 野芝麻花
- 银线草根
- 金鸡勒
- 雷丸
- 地花生
- 毛茄
- 白饭树根
- 灯笼泡
- 小金牛草
- 滇肉棒
- 土马骔
- 细辛
- 地乌
- 三十六荡
- 泡桐果
- 野苋菜
- 银边翠
- 牛藤果
- 梦花根
- 平贝母
- 厚叶牛耳草
- 虎杖
- 鳢鱼胆
- 梧桐
- 刺黄连
- 小叶桑根
- 小叶三点金
- 鹿角霜
- 荷叶蒂
- 黄果茄
- 黄精
- 狗核树
- 石珠
- 鸬鹚(鸬鹚)
- 鸬鹚骨
- 熊蕨根
- 斑鸠菊
- 白背叶根
- 野苋子
- 鹿角芦荟
- 皮袋香
- 三蕊草
- 环纹苦乳菇
- 龙利叶
- 川鄂山茱萸
- 三角风
- 鹿耳翎根
- 野苏麻
- 黑海参
- 念珠根黄芩
- 胡桃枝
- 南方露珠草
- 野茶辣
- 鹿角菜
- 会东藤
- 鹿耳翎
- 花椒根
- 黄荆
- 大鱼鳔花
- 空柄假牛肝
- 苦豆根
- 柠檬桉果
- 火绳树
- 虎睛
- 旱荷叶
- 长叶竹根七
- 美商陆叶
- 人指甲
- 石膏
- 倒触伞
- 木芙蓉叶
- 合子草
- 虎耳兰
- 广西十大功劳
- 红马蹄草
- 楮树根
- 黄花菜子
- 如意草
- 朝天子
- 毛苦瓜
- 萱藻
- 野菠菜
- 对节叶根
- 象牙
- 麦瓶草种子
- 山楂
- 银杏叶
- 小金钱草
- 灰贯众
- 建神曲
- 赛繁缕
- 莨菪
- 毛枝卷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