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皮
《*辞典》:白桦皮
拼音注音
Bái Huà Pí
别名
刻因托斯(维名)。
出处
《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原形态
疣枝桦,又名:疣桦。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由数层薄皮组成,易剥离,内皮橘黄色。枝条常下垂,红褐色,有光泽。叶互生,常2叶聚生一处,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7.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至截形,边缘有重锯齿,无毛,侧脉6~8对。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果序圆柱状,长1~3厘米,下垂;果苞3裂,中裂片三角形,侧裂片下弯,比中裂片长;小坚果卵形,膜质翅较果宽2倍。
生境分布
生于河滩、山谷或针叶林缘。分布新疆北部。
化学成分
木材含多量戊聚糖,萜类和甾醇的脂肪酸酯。尚有白花色甙反应。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治急、慢性痢疾,咳嗽气喘,乳痈。
用法用量
内服:焙焦研末,0.5~1钱;或取皮内鲜汁饮。
复方
①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痢疾:白桦皮三两,枣树皮一两,分别焙焦,共为细末。每次五分至一钱,一日三、四次。空腹开水冲服。
②治咳嗽气喘:春季将白桦树皮划开,取流出的汁液内服,每次20毫升,一日二次。
③治乳痈:白桦皮炒炭,研末,每次一钱,一日二次,黄酒送下。(功用主治以下出《新疆中草药手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茶叶
- 山柑算盘子
- 青桐翠木
- 烟胶
- 玉米花
- 眼镜蛇
- 游草
- 海藻石
- 菜子七
- 变叶美登木
- 千叶独活
- 白脚威灵
- 柠鸡儿
- 药鼠李实
- 山苏木
- 刺桐叶
- 野木鱼
- 豇豆叶
- 变叶榕
- 硬九子连环草
- 山苍子
- 玉龙鞭
- 山五味子
- 四楞蒿
- 扁樱桃
- 假鹰爪根
- 盐肤木根
- 山芹根
- 玉蜀黍
- 莲须
- 山野扁豆
- 羊乳
- 决明子
- 九节菖蒲
- 独蕨箕
- 槠子皮叶
- 石龙刍根
- 水边指甲花
- 水金凤茎叶
- 蒒实
- 八仙花
- 硕苞蔷薇
- 水虾子草
- 斑鸠木
- 山银柴胡
- 碎密花
- 水麻叶
- 滴滴花
- 棒棒木
- 羊奶果
- 山豆根
- 水葫芦根
- 穇穗莎草
- 素兴花
- 斑蝥
- 苏铁花
- 狸尾草
- 四叶七
- 罂粟嫩苗
- 三匹叶
- 沙叶铁线莲
- 沙拐枣
- 斑茅
- 对叶油麻根
- 沙棘
- 柏树根
- 波缘楤木
- 栓皮栎
- 四时青
- 炸腰果
- 铜线草
- 石龙刍
- 三加花
- 沙塘木
- 斑叶紫金牛
- 柏树叶
- 山蜡梅
- 烟梦花
- 秫米
- 水麻根
- 蓑衣莲
- 虱子草
- 杉叶
- 秧鸡
- 山荆子
- 大头茶果
- 石首鱼
- 漏篮子
- 生藤
- 山藤藤果
- 白头翁花
- 三丫苦叶
- 山麻
- 玉
- 盐匏藤果
- 白兰花叶
- 石鳖
- 蓍草
- 柏子仁
- 牛胆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