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根
《中华本草》:扁豆根
拼音注音
Biǎn Dòu Gēn
英文名
root of Hyacinth Dolichos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ichos lablab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5-3.5cm,两侧小叶柄较短,长2-3mm,均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5-10cm,宽约与长相等,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叶脉处较多,基出3主脉,侧卧羽状;侧生小叶斜卵形,两边不均等。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cm,直立,花序轴较粗壮;2-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舌状,2枚,早落;花萼宽钟状,先端5齿,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cm,旗瓣广椭圆形,先端向内微凹,翼瓣斜椭圆形,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龙骨瓣舟状,弯曲几成直角;雄蕊10,1枚单生,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将雌蕊包被;子房线形,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柱头头状。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cm,宽1-3cm,先端较宽,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边缘粗糙。种子2-5颗,扁椭圆形,白色、红褐色或近黑色,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根含天冬酰胺酶(asparaginase),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
性味
苦;涩;平
归经
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
消暑,化湿,止血。主暑湿泄泻,痢疾,淋浊,带下,便血,痔疮,漏管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5-15g。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 治大肠下血,痔漏,冷淋。2.《生草药性备要》: 治白浊,去腐。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扁豆根
拼音注音
Biǎn Dòu Gēn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
化学成分
根含天门冬素酶。根瘤中含多种游离的氨基酸。
功能主治
治便血,痔漏,淋浊。
①《滇南本草》:"治大肠下血,痔漏,冷淋。"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白浊,去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降真香
- 金钱松叶
- 黄杨木叶
- 变色红菇
- 细沙虫草
- 扁秆藨草
- 黄杨根
- 金花蚤草
- 金背枇杷果
- 续随子茎中白汁
- 金钱苦叶草
- 细穗爵床
- 绣球防风
- 细叶鼠曲草
- 绣线菊根
- 金色狗尾草
- 木绣球茎
- 杧果树皮
- 金缕半枫荷
- 金钱橘饼
- 金钩如意草
- 木半夏果实
- 夹蛇龟肉
- 白饭树根
- 戟形石韦
- 狭绿叶线蕨
- 黄多孔菌
- 榉树皮
- 细竹蒿草
- 吉丁虫
- 黄杨子
- 黄杨木
- 细柄薯蓣
- 布朗耳蕨
- 金边兔耳
- 小狗脊
- 白饭树叶
- 绣线菊叶
- 木芙蓉根
- 木芙蓉花
- 黄杞
- 白苋
- 癣草
- 金草
- 细草
- 细芦子藤
- 吉龙草
- 铰剪藤
- 金钗凤尾蕨
- 金纳香
- 黄堇
- 戟叶石韦
- 半支莲
- 椒蒿
- 尖萼厚皮香
- 鲨鱼肉
- 菰
- 李
- 侧子
- 刺藜
- 勒鱼
- 梨叶
- 栗壳
- 蛤蜊
- 谷木
- 菰米
- 刺蜜
- 凫羽
- 梨皮
- 狸骨
- 李子
- 慈菇
- 栗荴
- 刺芋
- 榈木
- 刺瓜
- 慈乌
- 棱枝槲寄生
- 广东土牛膝
- 凉伞盖珍珠
- 广西九里香
- 兰花双叶草
- 澜沧扁担杆
- 甘青铁线莲
- 葛蕈
- 毛冬瓜叶
- 刺参
- 浮石
- 凫肉
- 漏芦
- 绿矾
- 瓜蒂
- 皋芦
- 乌柳
- 桂木
- 樗叶
- 乌桕
- 北风草
- 甘土
- 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