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白垩
拼音注音
Bái è
别名
白涂、白墡、白善、白恶、白善土、白土子、画粉、白土
英文名
Chalk
出处
出自1.《本经》。2.《别录》:白善,生邯郸山谷。采无时。3.陶弘景:白垩,即今画用者,甚多而贱,俗方亦稀用。4.《四声本草》:白垩,不入汤。5.《日华子本草》:白垩,入药烧用。
来源
药材基源:为粘土岩高岭土或膨润土,前者主含硅酸盐类高岭石族矿物高岭石,后者主含蒙脱石族矿物蒙脱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olin
原形态
1.高岭土 隐晶质土状块体,白色,或染呈淡绿、黄等色调,土状光泽,硬度近于指甲;含残存长石、石英处硬度大于小刀。相对密度2.5-2.7(体比重)。影响其性状的主要矿物组分有:高岭石(参见“白石脂”条);绢云母-水云母(参见“黄石脂”条);蒙脱石。其中高岭石是组成高岭土的主要矿物成分。其特性为不溶于水,但于水中分散;具吸附污物及阳离子交换能力。遇盐酸不起泡,仅分散或有部分组分被溶解。2.膨润土 为以蒙脱石为主要组分的粘土。参见“甘土”条。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产于白垩纪之沉积岩中。资源分布:1.主产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地。2.膨润土 为以蒙脱石为主要组分的粘土。参见“甘土”条。
形状
性状鉴别 (1)高岭土 呈不规则状。白色、浅灰白色。表面细腻,有滑腻感。具吸水力,舐之粘舌。体较轻,质较软,用指甲可刻划成痕。可塑性低,粘结性小。微带土腥气,味淡。(2)膨润土 一般呈白色、粉红色、汪灰色。具蜡状光泽。吸水后体积膨胀。具高可塑性和良好的粘结性。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其实验式分别为Al4[Si4O10](OH)8,KAl2[Si3AlO10](OH)2,(Na,Ca1/2)0.33(Al,Mg)2[(Si,Al)4O10](OH)2·Nh2o。另外还含有铁、钛、钡、锶、钒、铬、铜等元素。
性味
苦;温;无毒
炮制
《雷公炮炙论》:凡使白垩勿用色青并底白者。先单捣令细,三度筛过了,又入钵中研之,然后将盐汤飞过曝干。每修事白垩二两,用白盐一分,投于斗水中,用铜器物内沸十余沸了,然后用此沸了水飞过白垩,免结涩人肠也。
归经
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
温中暖肾;涩肠;止血;敛疮。主反胃;泻痢;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不孕;吐血;便血;衄血;眼弦赤烂;臁疮;痱子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1.5-3钱。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别录》:不可久服,伤人五藏,令人羸瘦。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女子寒热症瘕,月闭积聚。2.《别录》:(治)阴肿痛,漏下无子,止泄利。3.《药性论》:主女子血结,月候不通,能涩肠止痢,温暖。4.《日华子本草》:治泻痢,痔瘘,泄精,女子子宫冷,男子水脏冷,鼻洪吐血。5.《医林纂要》:补肺生金,解渴清暑。治肺痈、痿,止赤白痢,和脾胃。治霍乱腹痛。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辞典》:白垩
拼音注音
Bái è
别名
白涂(《说文》),白善土(《别录》),白土子(《本草衍义》),画粉(《纲目》)。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沉积岩类岩石白垩的块状物或粉末。
原形态
由方解石质点和有孔虫,软体动物和球菌类的方解石质碎屑组成。为白色、淡绿色、淡黄色之无晶形粉末或土状结块。质软而轻,手触之有粗感,舔之不粘舌。多产于白垩纪之沉积岩中。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夹杂物有少量的硅酸铝、硅酸镁、磷酸钙、氧化铁等。
性味
苦,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别录》:"辛,无毒。"
③《药性论》:"甘,平。"
炮制
《雷公炮炙论》:"凡使白垩勿用色青并底白者。先单捣令细,三度筛过了,又入钵中研之,然后将盐汤飞过曝干。每修事白垩二两,用白盐一分,投于斗水中,用铜器物内沸十余沸了,然后用此沸了水飞过白垩,免结涩人肠也。"
归经
《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
温中,涩肠,止血,敛疮。治反胃,泻痢,吐血,衄血,眼弦赤烂,臁疮。
①《本经》:"主女子寒热症瘕,月闭积聚。"
②《别录》:"(治)阴肿痛,漏下无子,止泄利。"
③《药性论》:"主女子血结,月侯不通,能涩肠止痢,温暖。"
④《日华子本草》:"治泻痢,痔瘘,泄精,女子子宫冷,男子水脏冷,鼻洪吐血。"
⑤《医林纂要》:"补肺生金,解渴清暑。治肺痈、痿,止赤白痢,和脾胃。治霍乱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1.5~3钱。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别录》:"不可久服,伤人五藏,令人羸瘦。"
复方
①治虚热翻胃:白垩土一斤,米醋一斤。煅土赤,入醋内,再煅再入,以醋干为度;取土二两,入炮姜一钱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甚者二钱,须服四两。(《妇人良方》白垩散)
②治水泻米谷不化,昼夜不止:白垩一两(火煅过),干姜(炮)一两,楮叶二两(生研细)。上三味,捣研为末,面糊和丸,如绿豆大。空心米饮调下二十丸。(《圣济总录》白垩丸)
③治衄血不止:白土末五钱,井华水调服。(《瑞竹堂经验方》)
④治风赤烂眼,倒睫拳毛:白土一两,铜青一钱。为末,每以半钱泡汤洗。(《华佗方》)
⑤治臁疮不干:白善土煅研末,生油调搽。(《集玄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橙子
- 楠木皮
- 白附子
- 栘依果
- 山甘草
- 柿花
- 野京豆
- 山扁豆子
- 昏鸡头
- 茉莉
- 大叶云实
- 柚皮
- 南酸枣
- 山绿茶
- 南板蓝根
- 山杜仲
- 南蛇竻根
- 福参
- 多花野牡丹
- 奶浆木
- 莺
- 草鞋青
- 牛嗓管树根
- 小药木
- 山稔叶
- 胡颓子叶
- 水柏枝
- 水苦荬根
- 大块瓦
- 水杨梅根
- 土附
- 凤尾茶
- 海蛇
- 木姜子叶
- 大叶蛇泡簕
- 伽蓝菜
- 桂花枝
- 山艾叶
- 肉珊瑚
- 海茜
- 柠檬桉树脂
- 山桐子
- 山橿
- 木蝴蝶树皮
- 红苕母子
- 柳叶卫矛
- 紫薇根
- 浮尸草
- 山杨柳
- 水凤仙
- 黄鹌菜
- 白辣蓼
- 白铃子
- 葱花
- 柠条根
- 胡麻花
- 杨梅树
- 红藤蓼
- 红酸七
- 大果琉璃草
- 川素馨
- 律草
- 大理菊
- 桑鳸
- 革叶蓼
- 柠条
- 南烛叶
- 山慈姑花
- 山橘
- 大红菇
- 水八角
- 滨海前胡
- 木荷叶
- 瓜馥木
- 白猪鼻孔
- 宁油麻藤
- 观音苋根
- 白花果
- 莲须
- 母猪草
- 宁波溲疏
- 山楂核
- 水冬瓜根
- 佛肚花
- 牛喉咙
- 海胆
- 柿根
- 树火麻
- 山珊瑚
- 山稗子根
- 胡桃根
- 瓜子金
- 女娄菜根
- 桑沥
- 亚香棒虫草
- 紫杉
- 拦路虎
- 大昏头鸡
- 假鹰爪根
- 白马鬃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