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丝石竹
《中华本草》:北丝石竹
拼音注音
Běi Sī Shí Zhú
别名
商陆、银柴胡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头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ex Fenzl.采收和储藏:立秋至秋分之间,将根挖出,去掉根茎,剪去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或圆锥形。茎高50-70cm,紫色,有毛,上部常多分枝。单叶对生;叶片披针形或线披针形,全缘,主脉3条。聚伞花序顶生;花小,淡紫色;花萼短钟形,长2mm,5裂,裂片广卵形,边缘膜质;花瓣5,长椭圆形;雄蕊10;花柱2。蒴果球形。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向阳坡地、沙砾质坡地、固走沙地。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
性味
苦;性微寒
归经
膀胱经
功能主治
利尿逐水。主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芷
- 槟榔
- 矮脚龙胆
- 阿尔太多榔菊
- 白毛委陵菜
- 白毛藤根
- 白桦皮
- 白苏梗
- 阿尔泰紫菀
- 北沙参
- 白贝
- 白山蓼
- 麻叶
- 明胶
- 大叶楠
- 无患子叶
- 子楝树叶
- 南方红豆杉
- 藤三七
- 河豚子
- 小山稔
- 丁癸草
- 细叶泥炭藓
- 十三年花
- 腊雪
- 省雀花
- 马缨杜鹃
- 山小橘
- 石枣子
- 倒提壶
- 老米酒树
- 野牡丹子
- 淡味当药
- 虾蟆胆
- 西藏野花椒
- 文冠果
- 青酒缸
- 三棱
- 四季素馨花
- 卵叶鳞始蕨
- 六方藤
- 鹰爪花果
- 罗锅底
- 漆子
- 水龙骨
- 庵闾
- 多穗石柯根
- 猪毛蕨
- 白郎花
- 漆树根
- 欧泽芹
- 新疆一支蒿
- 鷃
- 黄皮叶
- 鸽粪
- 大避债蛾
- 乌泡刺
- 朴树皮
- 孔雀草
- 过路惊
- 磨盘根
- 驴蹄草
- 麻鱼肉
- 匙叶五加
- 苞叶木
- 百灵草
- 藤茶
- 宽叶鼠曲草
- 紫玉簪根
- 显脉罗伞
- 杉皮
- 水晶兰
- 吕宋楸毛
- 遍山红
- 牛耳草
- 鸭脚木叶
- 毛轴铁角蕨
- 小棕皮头
- 莨菪
- 灰钉
- 香雪兰
- 番荔枝叶
- 红皮
- 灰凤梨
- 盘羊睾丸
- 羖羊角
- 野罂粟壳
- 白残花
- 潺槁树
- 白花灯笼
- 血余
- 钱针万线草
- 金牛七
- 类梧桐
- 水松叶
- 括金板
- 郁金
- 角翅卫矛果
- 广石豆兰
- 美人蕉根